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 質、量化效益並呈) 擴散科研成果 技術服務件數 9. 創新循環綠建築環境科技計畫108–111(4/4):辦理綠建築評定審查1,038 件、綠建材評定審查327 件。完成隔音、吸音、玻璃遮蔽係數及樓板緩衝 材動態剛性試驗等建材性能檢測服務122 件、全尺度家具逸散揮發性有機 化合物試驗2 件、節能塗料全尺度試驗12 件及建立樓板衝擊音性能驗證試 驗48 件等,共計184 件。 其他 舉辦國內研討 會 9. 創新循環綠建築環境科技計畫108–111(4/4):辦理綠建築推廣講習會及 綠建築能效評估系統說明會3 場次(540 人次)。辦理「建築循環設計構 件材料循環度之評估研究」專家學者諮詢會1 場次(6 人次)。辦理集合住 宅導入整體衛浴的關鍵技術及工法講座會1 場次(134 人次)。辦理綠建 築導覽解說人員培訓課程– 線上共2 場次(135 人次)。辦理綠建材推廣 講習會3 場次(231 人次)。辦理「既有建築節能改善標竿案例參訪學習 活動」共3 場次(46 人次)。補助辦理「CIB W062 4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國際研討會(100 人次)。各場次講習會均已將研究成果推廣 普及業界與社會大眾,各相關活動達1,192 人次參與。 提升經濟表現 促進投資 10. 智慧化居住空間整合應用人工智慧科技發展推廣計畫108–111(4/4):111 年度衍生智慧建築標章或候選智慧建築證書認證案件237 案,智慧建築技 術服務收入15,000 千元,帶動智慧建築投資約19 億元,本計畫推動期 間累計衍生技術服務收入共48,630 千元,約為前期(104–107 年) 累計 20,695 千元之2.4 倍,逐年穩定成長,提升建築產業及民眾認同。 創新人才培育 延攬人才投入 學研及產業成 效 9. 創新循環綠建築環境科技計畫108–111(4/4):培育及延攬人才共計27名, 藉由本計畫之執行,將可培訓綠建築專業研發人力,養成技術團隊,擴大 研發績效。研究生畢業後均從事相關行業。 國內專業人才 培育人數 1. 鑑識科技進階發展計畫108–111 (4/4):本計畫培育博士生2 名、碩士生9 名( 在學中),為在職生,服務於縣市警察鑑識單位,回原單位任職後,將 學校所學應用於工作。本計畫培育畢業博士生1 名、碩士生2 名,畢業後, 服務於警政單位,將學校所學應用於工作。 4. 高齡者安居敬老環境科技發展中程個案計畫110–113(2/4):國內專業人才 培育20人,包括高齡住宅環境研究領域10人,無障礙環境研究領域6人, 失智研究領域4 人。 5. 前瞻建築防火避難及結構防火科技研發整合應用計畫108–111(4/4):國內 專業人才培育17 人,含博士生4 人、碩士生13 人,提供國內建築、土木、 機械、消防、資工相關研究所或學程之碩、博士生實際參與研究計畫機會, 培育產業有關防火科研人才。 6. 建築與城鄉安全防災韌性科技發展計畫108–111(4/4):國內專業人才培育 8 人,包括博士1 人、碩士6 人、學士1 人。 7. 建築工程技術發展與整合應用計畫108–111(4/4):培育我國建築物耐震、 材料延壽、風工程科技等碩博士研究人力23 人,增進建築產業人力資源。 8. 建築資訊整合應用躍升計畫108–111(4/4):國內專業人才培育24 人,包 括建立本土化建築資訊建模(BIM) 知識平台領域5 人;應用建築資訊建模 (BIM) 輔助建築構件精準安裝領域5 人;應用建築資訊建模(BIM) 及延展 實境(XR) 技術於消防救災輔助系統開發領域7 人;建築資訊建模開源及自 由軟體本土化開發領域7 人。 8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