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核能安全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4. 精進放射性廢棄物管制技術 (1) 完成低微污染放射性廢棄物物理拋光減量技術研析,蒐集及研析國際相關放射性 金屬廢棄物物理拋光減量處理技術,釐清先進技術應用實務與安全管制要項。 (2) 完成我國再取出池安全標準與審查作業導則的審查要點研訂;完成美國集中式中 期貯存設施(WCS CI SF) 安全評估案例經驗研析;完成以SCALE/MAVRIC程 式進行輻射場與熱流場結合下之輻射分解與再結合效應對護套氧化影響評估。釐 清相關安全影響因素並提出安全審查要項。 (3) 完成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場址岩石力學特性對現地應力量測結果影響之評估與 審驗技術建議;完成低放射性廢棄物坑道處置之化學環境水力– 力學耦合案例分 析,並提出安全審查要項建議;完成超C類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國際案例經驗研 析,提出我國安全管制要項建議。藉由實際模擬評估與彙整國際優良實務,釐清 相關安全影響因素並研議審驗標準。 (4) 完成研析核能先進國家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安全評估案例經驗,彙集專家意見 擬訂管制導則草案。參考DECOVALEX 國際研究計畫案例模型,建立高放處置 遠場熱傳導分析與母岩裂縫水力影響分析案例之平行驗證能力。研析各國技術經 驗,完成鹼性環境下沖蝕對緩衝材料流失量與回脹性能折損評估,並釐清相關安 全影響因素。 ( 二) 對科技政策落實之貢獻 1. 核安會發展核電廠除役、核廢處理、貯存與處置、核醫製藥與能源與系統整合研究, 運用原子能及其衍生科技,投入基礎設施之強化及新興科技議題之研究發展與應用, 尤於疫情期間緊急投入核醫藥物之生產,補足國內用藥缺口,落實穩定供藥,同時 拓展原子物理新穎技術開發與應用,健全基礎科研設施,強化學術前瞻與產業應用, 以厚植國家科技能量。 2. 因應全球低軌道通訊衛星趨勢,核安會已規劃「衛星元件開發及輻射驗證環境建構」 計畫,建立先期電子元件抗輻射技術及輻射驗證環境,研蒐國際電子元件抗輻射測 試技術,並先期完成國內太陽電池及晶片質子照射實驗及驗證環境,以布局抗輻射 電子元件關鍵技術,加強國內太空產業發展。 55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