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技研發績效對機關總體施政之貢獻,以及對科技政策落實之貢獻 ( 一) 對機關總體施政之貢獻 1. 精進核電廠安全管制技術: (1) 研析國際核安管制經驗及視察管制技術,精進風險告知視察技術及分析工具,並 針對我國核電廠天然事件及複合式災害情境進行探討,就地震、海嘯等事件情境 加以評估,提升管制技術能力。 (2) 配合我國核電廠除役時程,預先建立我國核設施除役管制技術能力,針對國際最 新發展持續研析,就除役管制技術經驗,掌握廠房及系統設備拆除程序、採取工 法、風險告知技術、除役工程及資訊管理等議題資訊,建立獨立驗證技術,達成 「強化原子能安全管制,確保公眾安全」之施政目標。 (3) 提供國內廠商與國外廠商合作機會,進而促進國內相關產業的經濟活動,如引入 國際核電廠除役的最新資訊,開發雷射除污技術及電化學金屬除污技術、核電廠 用過燃料池安全分析等,可應用於核電廠除役工程跨領域整合及管理。 2. 精進輻射安全管制技術: (1) 完成既存性曝露管理規範建議書,並研析國內醫用及非醫用輻射源作業現場之訪 查數據,提出輻防管制措施、作業程序等精進建議等,以再降低工作人員之輻射 曝露風險。 (2) 完成我國胎兒劑量轉換係數、醫療曝露透視攝影劑量校正射質、眼球水晶體校正 系統及參與能力試驗之實驗室合格率100%,提升國人對輻射安全管制之信心。 同時,建立北部備援實驗室與擴增背景值資料庫,以確保輻射意外事故劑量重建 的準確度,作為醫療處置之參考依據。 (3) 為改善海域輻射監測資訊不足問題,執行海域輻射調查,並提出有代表性之最適 確的海域監測範圍、輻射監測取樣站點、試樣類別與取樣頻率,相關分析結果顯 示臺灣海域環境目前無輻射安全之疑慮。 3. 輻射災害應變量能強化:為強化國內於輻射災害緊急應變之放射性分析檢測量能, 輔導南部備援實驗室提升備援實驗室分析技術,儲備核災時之檢測能量,協助政府 執行食品放射性檢驗與接受民眾送測關注樣品放射性檢驗。此外輻射災害防救訓練 研發中心以人員培訓及支援輻射災害緊急應變任務為目標,進行應變技術開發及訓 練教材精進,使面臨可能發生的輻射災害時,能快速應變、妥善處置。 552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