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核能安全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肆、主管機關整體科技研發績效說明 一、科技施政目標與具體產出效益總表 科技施 政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執行數 ( 千元) 執行成果與效益 強化原 子能安 全 管 制,確 保公眾 安全 1. 進行國土 環境背景 輻 射 調 查。 2. 運轉及除 役之核能 電廠管制 技 術 研 發。 3. 精進醫療 曝露品保 作業。 4. 強化輻射 災害防救 能量。 5. 建立除污 與減量安 全管制技 術。 103,792 17.3 97,946 1. 完成海域樣品378 件放射性分析,調查結果 顯示臺灣海域環境無輻射安全之疑慮,海漁 產品也無食安之疑慮;完成整體國民輻射劑 量評估,包含天然背景輻射、醫療輻射、消 費性產品、職業曝露、產業活動等5 類,總 計年有效劑量為4.481 毫西弗,及各類細分 項之國民輻射劑量評估。 2. 完成除役廢棄物解除管制、國際獨立驗證機 構研討及表面污染容許量標準研析,以建立 國內核電廠除役相關之管制法規、技術規範 及評估驗證技術;蒐集並研析美國核電廠實 務上進行除役輻射偵檢作業相關之產出及完 成國內核二廠除役期間地下水傳輸模式與防 護監測方案,並提出管制建議。 3. 執行雷射除污實驗、驗證剝蝕成效、分析試 片表面與結構變化;探討應用於混凝土表面 除污之技術、選取相應技術所考量之因子; 進行電化學除污條件測試及試片分析研析評 估不同材料的除污特性;執行國內除役核電 廠用過燃料棒衰變熱計算與研析,並比較不 同評估模式。 4. 因應國內核電廠陸續進入除役期間,除參考 國際除役管制風險評估最新技術,將原應用 於運轉中電廠管制之風險告知工具,擴大應 用範圍至核電廠除役期間外,及納入核二廠 除役風險告知視察管制技術及各狀態用過核 子燃料受損風險模式,並更新核三廠風險告 知評估工具,持續強化運轉中電廠風險告知 視察管制工具之分析技術。 5. 完成含天然放射性物質商品檢測標準操作程 序書,並擬訂含天然放射性物質商品之管理 建議,建構我國檢測技術與管理建議。 6. 探討國內質子/ 重粒子輻射設施之放射活化 評估與建立量測技術,超前部署未來停止使 用之審查準備。 7. 針對空勤人員飛航劑量、天然放射性物質產 業之輻射曝露影響評估,召開2 次專家會議 諮詢會議及1 場業者座談會進行意見交流與 討論,完成我國既存曝露管理規範建議書, 作為擬訂管理策略之參考。 54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