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3. 參與材料分析調查員會議,與世界各國材料分析事故調查員共同交流相關技術與案 例分享。 4. 參與運輸事故調查相關國際會議,如世界運輸安全協會首長年會、國際飛航事故調 查員協會年會等,與世界各國運輸事故調查同業交流,促進多邊關係,提升運安會 國際地位。 ( 三) 事故現場快速測繪技術 1. 完成初步建置表單式企業雲端資料庫及證物保存電子化流程,將透過進一步現場實 地演練測試,摸索精進運安會現有事故調查資訊管理系統之可能性。 2. 完成運安會內部跨平台地理資訊整合系統雛形建置,除可整合各種三維現場測繪成 果、提供各別調查人員利用內部網路檢視成果並製圖之外,並可達到機密圖資及現 場調查測繪資料等公務機密保護之目的。 3. 將運安會測量設備產製之各種點雲成果,導入億點等級以上巨量點雲編修處理工具 及逆向工程3D建模軟體,完成精確且符合後續分析應用之運具3D CAD模型建構。 4. 依據過去現場測繪經驗,建置現場快速測繪指引手冊,辦理演練進行驗證,並依據 測繪演練結果及參加者之反饋,調整原有之事故現場快速測繪指引及運安會無人機 作業手冊供未來作業應用。 ( 四) 建立運具工程失效之分析能量 1. 蘇花公路騰龍遊覽車事故發生後,運安會與北科大車輛工程系及陽明交大機械系使 用大車動態模擬軟體及撞擊破壞模擬軟體,研析包含撞擊前/ 後事故車輛之行車動 態以及撞擊擋土牆之車身結構破壞情形,據以研判事故之肇因,精進本會事故調查 工程之能量。 2. 持續強化鐵道列車多體動力學模擬能量,完成集電弓與電車線納入整體模擬模型; 後續並以實際案例進行模擬,瞭解軌道路基不整地段各項變動參數,如軌道線形、 車速等對於行車穩定度的影響。 3. 以計算流體力學模擬,結合中大尺度天氣模型模擬成果,對於本會調查過之飛航事 故案例進行模擬,以瞭解事故現場當時小尺度風場對於航空器性能之影響。 4. 運安會與台大大氣系及大氣資源與災害研究中心利用松山機場空軍L iDAR 觀測資 料,評估WR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 t ing) 之數值天氣模擬結果, 以提升風場預報之準確性。 53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