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周邊族人臺灣天仙果、阿里山十大功勞、大丁黃、山肉桂及金銀花等至少5 種特色植 物苗木共計1,350 株,協助族人建立複層經濟林栽植示範區3 處。 ( 三) 完成建立原住民族林畜多態示範點7 處,含複層林示範點1 處、家禽( 雞) 圈養示範 點3 處、家畜( 肉羊) 圈養示範點1 處、家畜( 肉牛、蘭嶼豬) 放養示範點2 處;完 成示範點畜養環境( 含土壤、水質、空氣、生態等) 監測調查共12 式,重金屬檢驗 分析數據均低於符合國家土壤安全標準值,水質及空氣品質皆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生 態調查結果顯示友善畜養對於周圍之生態環境影響輕微,顯示計畫執行至今各項檢驗 值結果均符合正常標準,均無異常之環境背景值,可作為族人畜養就地合法之科學依 據。林畜產品多元化加值應用 ( 四) 完成建置及維運新竹縣尖石鄉八五山農場( 雞) 及南投縣仁愛鄉眉溪部落( 雞) 示範 點之「智慧禽舍環境感測系統」共2 式,資料庫共累積7,656 筆溫度、濕度、溫濕度 指數( THI ) 與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參數記錄,及完成八五山農場示範點完成導入「智 慧禽舍雲端監視系統」1 式,透過智慧化技術強化畜主禽舍管理應變能力及效率, 適時調整禽舍設施( 備),較108 年肉、蛋雞平均死亡率下降5.5 %,育成率提升 13.5%。 ( 五) 完成建立休廢耕農地、閒置草地或造林地牛隻放牧飼養技術,兼具低投入、肥沃土地、 肉牛增產之綜合效益,符合循環永續農業精神,於屏東大梅部落示範點建立肉牛智能 放牧管理技術,透過智慧型手機之牛群管理平台,更實用於原住民族地區進行省工、 省時之放牧牛群管理,牛群建立1 年10 個月,在養頭數已從11 頭翻倍至22 頭,協 助建置簡易作業欄,得以進行放牧牛群繫留、管理、磅重及出售作業,另將牛隻放牧 搭配特色觀光,增加示範點收益,且帶動地方民宿住宿效應。 四、透過輔導原住民族小微型企業使用行動支付、雲服務方案及數位工具,藉 由智慧消費擴大銷售範圍與提升營運效率,提高原住民族產業服務體驗滿 意度,後續藉由後臺雲端數據分析瞭解消費者行為,培養忠實顧客。 五、部落數位資源共享學習、行動服務創意加值: ( 一) 推動原住民族部落數位學習,培養具原住民族文化內涵與族群認同為本體並融合民族 智慧與科技教育,以充分實踐原住民數位平權、資訊公平共享精神。 ( 二) 依作業計畫年度達成教育面之培訓數位知識力及育成科技精進力、服務面之提升主動 學習力及促進行動服務力、應用面之活化永續傳承力及協助介接無線寬頻應用服務等 三大主軸,提升原住民族自我數位學習與數位能力。 480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