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海洋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海洋委員會 摘要 海洋委員會( 以下簡稱海委會) 依照111 年施政目標與科技施政布局,提出5 大重點目標 包含「整合海洋科研資訊」、「完善海洋基礎調查」、「引領海洋產業升級」、「提升海洋研 究發展」及「強化海域海岸監控」,以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來引領海洋科技發展。 在整合海洋科研資訊部分,海委會蒐整臺灣周遭海域海象及海域地形地貌相關海域資料不 足處,並統合相關海洋環境資訊,建置資料庫,提供相關學術研究或政府政策,作為綠能規劃、 相關工程規劃設計,以及環評引用。 在完善海洋基礎調查部分,「海洋研究發展及人才培育計畫(3/4)」進行彰化、雲林、苗栗 3 個離岸風場為目標海域,進行水下背景聲景環境量測及生態環境調查,除累積建立我國風電場 周界海域生態環境基線資料外,深入掌握海域之聲景調查,未來可用以分析環境噪音對水下生 物的影響,以逐步提升對於各離岸風電海域之聲學掌握度,以此達到海洋生態保育及離岸風電 發展雙贏之目標;完成外傘頂洲海岸侵退防治策略數值模擬預測及AI 深度學習技術應用,由國 海院「國家海洋資料庫及共享平台」系統登入後進行操作,讓使用者選擇Sent inel –1 衛星影像 後進行AI 超解析度水線辨識,透過長期相同潮位之水線空間分布變化,可進行外傘頂洲之侵淤 變化。 在引領海洋產業升級部分,完成20kW浮游式發電機組於小琉球外海水深90 米處實海錨碇 試驗,順利進行實海錨碇系統與浮力引擎測試,並獲取相關海事工程布放經驗,有助於接續至 黑潮流域進行實海測試之重要參考依據。另針對洋流能開發所需測試場域進行持續海洋水文資 料調查工作之調查與分析,並由原先單點擴展至線( 雙點),此有助於後續開發該處洋流能之重 要資料。 在提升海洋研究發展的部分,「海洋研究發展及人才培育計畫(3/4)」完成規劃台江內海沈 船及歷史事件空間架構,將文化資產、沉船、聚落、重要歷史事件屬性資料欄位、詮釋資料及 圖徵符號訂定;透過CMAQ– I SAM的模組模擬臺灣五大港區及五大海域分區對臺灣本島之空 品影響,以驗證海廢漂流觀測資料及AI S 船舶排放空氣品質模式數值分析;完成盤點消防機關 103 年至110 年救溺值勤統計資料,並應用影像辨識,蒐集活動影像,進行五種水域遊憩活動 辨識模型之訓練,如游泳、衝浪、立式划槳、香蕉船、水上摩托車。以及透過專家指導,模擬 45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