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2) 為厚植我國學術研究能量、促進雙向交流,國科會補助延攬國內外學者專家來臺 參與計畫或擔任特殊領域教學,並建立研究學者制度,延攬海內外專家學者於國 內執行中長期研究計畫,111 年核定補助延攬科技人才2,381 人次;同時為激 勵產業創新及科研發展,整合國際合作人才資料建置「海外人資串接平台」,並 運用平台鏈結功能,與國內學研機構合作促進國際關鍵人才交流;平台人才資料 截至111 年達6 萬7 千筆,供部會協力運用,以擴大串接國際網絡。 (3) 補助大專校院延攬及留住國內特殊優秀研究人員共計獎勵4,009 人及補助114 家大專校院。 (4) 透過選派人員赴海外受訓及建立在地化培育機制兩種模式,完訓3 位種子教師 並在配合推動機構中開設解決臨床需求導向之醫療科技創新課程,以深耕在地化 培育國內跨領域醫療創新人才。並建置符合在地需求之生醫人才培育環境,核定 補助6 間培育大學,累積培育77 個團隊。共計辦理跨國與國內生醫人培相關培 訓課程、工作坊、分享會等共16 場次,累積培訓逾666 人次;連結SPARK 國 際網絡資源,邀集美國史丹福大學、澳洲、日本及國內業師專家,於111 年7 月進行國際生醫創新人才培訓營及2022 亞洲生技大會期間舉辦SPARK 亞洲區 技術展演(SPARK As ia Showcase)。 2. 推進科普扎根,以科學人才奠基,鏈結國際合作資源與量能,匯聚科研能量 (1) 響 應 聯 合 國 教 育 科 學 及 文 化 組 織(UNESCO)「 基 礎 科 學 促 進 永 續 發 展 國 際 年 ( I n t e r na t i ona l Yea r o f Ba s i c Sc i ence s f o r Su s t a i nab l e Development,簡稱IYBSSD)」,推動一系統科普活動,展現「扎根科學、 永續臺灣」之精神,提升我國民眾對基礎科學的重視,並同時向國際展現臺灣豐 富的基礎科學能量,結合產官學研界與民間以及國際合作。111 年8 月15 日由 蔡英文總統宣示正式啟航,象徵臺灣科學界從臺灣頭出發、航向國際。111 年已 有超過300 場響應活動遍及臺灣各角落,包含偏鄉小校科學慶典等科普活動, 超過百名學者投入帶領,累計超過20 萬人次的參與。 (2) 推動主題式大型科普活動,111 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5 日行駛東西幹線,串聯 各縣市20 場站點科學市集,並延伸至內灣支線及集集支線站點,活動參與總人 數約1.1 萬人;「2022 K i s s Science—科學開門,青春不悶」,串聯部會及其 主管法人資源,首次邀請業界參與,於111 年10 月陸續開放103 個科研場域, 活動參與總人數約1.2 萬人,激發更多年輕世代對科學的興趣。 439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