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1 號進行儀器設備基礎建設及各項設施之實海驗證及優化工作;新海研2 號建置 及維運支援海洋水文生物化學、海洋有機物、海洋溫室氣體、海洋浮游生物等四 大類分析所需之關鍵設備與技術能量;新海研3 號則持續發展碳通量相關技術 發展與研究。3 艘研究船111 年共執行國科會計畫、部會委託計畫、學生實習、 儀器測試等航次共118 航次(486 天),服務約1,050 人次。 (3) 推動資源衛星接收站影像服務計畫:提供高精度多元衛星正射影像資料及影像 分析諮詢服務,迄今影像資料開放下載累計約70,010 幅,逾12.9 萬人次介接, 介接服務圖磚下載量累計約5,2TB。此外,本年度擴大推廣開放服務及資料申請 之對象,以徵求計畫方式免費提供SPOT、P leiades、Ter raSAR–X 資料予具 國科會計畫主持人資格者或五專、高中職、國中、小學現職教師。 (4)111 年度補助核心設施平台計畫有22 件,服務案件數逾6,400 件,機構外使用 率超過77%,亮點例如協助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林研究員 團隊,研究出新的多基因風險評分方法,強化跨族群多基因預測,並改進精神 分裂症風險的預測,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 自然遺傳。(Nature Genet ics , I F : 41.379)。 (5) 國研院秉持建構研發平台以支援學術研究之精神,透過將所開發之先進元件製 程技術轉為高附加價值的服務平台、跨領域整合的儀器科技研發服務平台、高 效能運算與資料加值服務中心、地震工程及相關研究所需之研發平台、實驗動 物資源服務平台、勵進研究船探測服務平台、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 (CONCERT ) 及全國文獻傳遞與圖書互借體系(NDDS) 服務等大型共用平台、 設備及資料庫等,支援學研界進行尖端基礎科學研究,發揮先進核心設施的最 大效益。111 年完成產學研界使用國研院各實驗研究中心研發服務平台件數為 78,802 件、發表論文數為3,863 篇、人才培育推廣人次達31,657 人次。 (6) 國輻中心妥善營運臺灣光子源( TPS)、臺灣光源( TLS) 兩座光源加速器及其光束 線實驗設施,建立優質光源設施服務平台,提供高品質、高亮度同步輻射光源 與友善科研服務。截至111 年底,TPS 開放14 座光束線,TLS 開放24 座光束 線( 含2 座日本SPr ing–8 臺灣專屬光束線),服務時數計138,248 小時,用戶 利用光源發表成果於國際知名期刊SCI E 論文計592 篇,論文平均影響力指標高 達11.44,研究成果質與量再攀新高,顯見利用優質光源進行基礎科學與應用研 43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