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積累) 的基因突變造成的破壞。這是第一個成功偵測活體個體的硝酸鹽生物感測 器。這個創新開發的生物感測器能夠有效地即時監測細胞內的硝酸鹽濃度和植物 生命週期中的時態變化。成果於近期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 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 ),並被選為2022 年10 月期刊封面。 (3) 工程領域研究團隊提出一種創新之微流體檢測試紙,將整體式聚合物修飾於多 層微流體檢測試紙上,透過整體式聚合物中的環氧基團與生物分子共價結合,避 免因清洗造成生物分子脫附而導致訊號衰減,並其高表面積,使得更多抗體能固 定於其上,有效提升檢測靈敏度。此外,多層試紙可將反應所需試劑存放於試紙 中,減少攜帶與保存檢測試劑之需求。此項成果於2022 年8 月刊登於英國皇家 化學學會Sensor s & Diagnos t ics 期刊,並獲選為該期封底。 (4) 人文領域研究團隊利用美國證交會於90 年代起規定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必須上網 公告的政策進行自然實驗(natural exper iment ),研究發現此政策導致投資 人意見分歧降低,進一步減少股價泡沫的程度及崩跌的風險。更發現投資人意 見分歧對於股價崩跌所造成的效果,集中在有賣空限制的股票,與理論模型預測 相符。研究成果刊登於財務金融學界的頂級期刊「金融雜誌( The Jour nal of F inance)」。 2. 跨域整合共用資源,擴大科研服務能量,提升研究資源綜效 (1) 建置共用資源及核心設施:基礎研究核心設施服務平台是國科會整體研究發展共 用設施之一環,是結合全國大專校院自有及國科會補助購置之核心設施,開放學 術研究人員或產業界進行實驗研究使用,有儀器專家提供專業諮詢,有技術人員 提供製程量測分析服務,有專屬預約服務管理系統以實名制開放預約使用的共用 設施平台。110–114年度以分5年期計畫補助22校,遴選其中8校為服務中心, 餘14 校非服務中心。111 年度22 校總計257 項儀器提供運作服務,使用者約 5 萬人次,以工程領域及自然科學領域居多。 (2) 研究船共用平台維運:完成研究船隊資訊即時化,包含船員輪機及探測設備狀 況、船員及隨船探測人員疫苗施打及航次、防疫規範執行概況及安裝離線版探測 報告製作系統。完成航前自主健康管理及問卷表,表單一致化、電子化:包含個 人資料蒐集告知及聲明事項、國家研究船隊出航身體健康切結書及航前自主健康 管理及問卷表,有效提升研究船隊管理效率,各項關鍵資訊公開透明化。新海研 436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