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發展、通訊酬載工程體製作與測試及衛星系統可靠度分析等作業,以召開自主 衛星系統與次系統關鍵設計審查,並進行衛星整合測試規劃。 (11) 運用民生公共物聯網為基礎,以發展微小化與低功耗特性之智慧微塵感測器, 建立感測元件模組國產化、自主化技術能量。拓展多元產業合作,推動使用 Band20 公共頻譜以進行骨幹網路建置,打造基於公共物聯網骨幹核心網路的 公共物聯網場域驗證與加值應用,並導入創新創業模式,活絡民生公共物聯網 產業應用。 ( 二) 深耕卓越研究,打底科技研發能量 1. 打底基礎科學,支持學術研究探索及創新,奠定國家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能量 (1) 自然科學領域在Science 及Nature 發表11 篇高品質國際期刊論文,具體學 術成果亮點包括解析歐亞大陸之造山演化與板塊構造,團隊解析歐亞大陸之造山 演化與板塊構造以利用地質年代學和岩石地球化學方法,有系統地分析並歸納相 關的岩漿活動紀錄;提出「量子操縱性的完全分類及其量測不兼容性」之理論, 將量子資源分類以及純化之問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方向,有助於掌握量子資源純 化的優勢;有機強放光世界紀錄,由原先的840 奈米一舉突破到1000 奈米。 正式發表於國際光電頂尖的「自然光電」(Nature Photonics ) 期刊,未來有 望應用於即時生醫影像及生化感測解析,成為穿載式生醫檢測的利器,同時其可 降低資訊傳遞吸收損失,提升光纖科技效能,是未來生醫及通訊科技突破性發展 不可或缺之基石。 (2) 生科領域研究團隊A. 首次開發出極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症的診斷與 治療新分子標靶—紐蛋白(v incul in)。本項創新的科研發現血管內皮及血清中紐 蛋白絲氨酸721 位置的磷酸化是臨床評估和治療早期動脈粥狀硬化極重要關鍵 分子靶點,將有助於開發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創新診斷方法治療藥物。研究成果榮 登國際頂尖期刊《歐洲心臟雜誌》。B. 證實粒線體轉錄因子( TFAM) 及粒線體 DNA有調控癌細胞的特性,具備成為偵測頭頸癌標記的潛力,可望作為預測頭 頸癌的指標之一。研究成果並刊登在國際期刊Cel l Death and Di sease( 細 胞死亡與疾病)」,並獲選為每月精選。C. 研發出第一個核定位、基因編碼的 FRET 硝酸鹽生物感測器,並將其命名為Ni t raMeter 3.0,可以定量與偵測植 物中的硝酸鹽的濃度變化與動態的分布狀況。此生物感測器可以監測硝酸鹽沿 著植物根軸的時空分布,以及運輸( 低度硝酸鹽的吸收) 和同化( 高度硝酸鹽的 43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