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111 年度3 個機關計5 個研究機構之績效評估作業,協助提升研究機構組織績 效,並強化主管機關對於所屬研究機構之績效管理。 2. 布局下世代前沿科技,推動具價值創造新興科技研發,預應未來挑戰 (1) 推動福衛衛星科學軟體應用加值計畫,議題涵蓋土壤溼度與生地化循環、空污監 測與建構環境健康暴露度加值產品、劇烈天氣預報、改善通訊衛星傳輸品質、船 隻偵測以及海岸變遷等,並積極推動與國內外產學研合作,逐步達成介接基礎科 學至需求面之目標,擴展與提升衛星資料應用價值。 (2) 以臨床需求出發,主導醫學中心與ICT 廠商媒合,產出醫療AI 關鍵技術或工具 9 項,陸續取得專利布局我國及美國,部分技術更已獲美國及我國衛生主管機關 核發上市許可證。疾病診斷輔助系統部分,亞洲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長佳智能公司合作,產學研醫聯手開發「腎臟醫療區塊鏈智 能平台」,針對洗腎病患研發智能血紅素偵測工具,透過手機血液透析照片判讀 及估算血紅素值,協助臨床醫師即時調整透析治療方式,可大幅降低病患發生心 臟肥大、心衰竭等不良預後之機率。醫療管理系統部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業 界合作開發「智慧睡眠居家照護平台」,結合醫療大數據、AI、穿戴式裝置, 進行睡眠品質及呼吸中止症之分類評估,未來可攜手中華電信健康雲服務,或與 醫務管理公司、健檢中心合作,針對睡眠健康提供大數據分析建議。 (3) 完成5 種疾病風險預測評估模式之臨床關聯性驗證,包含心律不整電燒治療術 中預測模組、中風風險評估模式、孕齡乳癌病人懷孕預測模型、心血管疾病預 測模組及失智症發作的風險評估。其中心血管疾病預測模組之心電圖分析系統 平台,包含透過ECG (E lect rocardiography/ 心電圖) 預測急性心肌梗塞、 心房纖維性顫、左心室射血率以及血鉀之模組。另一心血管分析系統(Cardio Anal ys i s Sys tem) 預計於112年6月透過廣達向TFDA申請醫療器材查驗登記。 (4) 完成5 種疾病風險預測評估模式之臨床關聯性驗證,包含心律不整電燒治療術 中預測模組、中風風險評估模式、孕齡乳癌病人懷孕預測模型、心血管疾病預 測模組及失智症發作的風險評估。其中心血管疾病預測模組之心電圖分析系統平 台,包含透過ECG (E lect rocardiography/ 心電圖) 預測急性心肌梗塞、心 房纖維性顫、左心室射血率以及血鉀之模組,預計於112 年3 月向TFDA申請 醫療器材查驗登記。 43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