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擴散科研成果 深化產學研創 新與鏈結 國科會以多項產學合作計畫促進產業界投入學研單位研究開發,如鼓勵大專院 校落實學術界先導性與實用性技術及知識應用研究;業界出題、學界解題,推 動產業需求導向之產學合作,鼓勵企業與學研界一同投入前瞻技術研發之產學 計畫,111 年核定728 件相關產學合作計畫,吸引企業投入8.75 億元,攜手 產學共同布局多元基礎科研及國家重點產業領域科技。 技術移轉( 輸 出、輸入、擴 散) 件數 111 年研發成果衍生技轉收入新臺幣5.03 億元,新增研發成果技術移轉案件 421 件,促成學研機構技術擴散至產業界。 引領產業創新 輔導成立新創 公司家數及募 資金額 111 年科研成果創新創業價創計畫成立衍生新創公司18 家,募資金額達新臺 幣25.04 億元。 三、科技研發績效對機關總體施政之貢獻,以及對科技政策落實之貢獻 ( 一) 擘劃科技藍圖,引領國家科技發展 1. 跨部會協調整合,強化上、中、下游科技治理,落實推動全國科技發展計畫 (1) 為回應人民生活與社會需求,並考量尖端戰略科技及國家全方位發展,提出科學 技術白皮書( 民國112 年至115 年),以「前瞻創新、民主包容、韌性永續」作 為2035 的科技發展遠景,訂立「推動性別平權、普惠及適當科技」、「深耕基 礎科學、布局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技術研發」、「尖端戰略科技及自主國防產業」 等10 大目標,並研提多項策略,包括打造性別友善環境、鼓勵女性投入科研、 推動文化平權、深化科技與社會之跨領域研究、發展軍民通用科技,提升認知作 戰及自主國防科技能力、以及建立安全可信賴的資料治理等,未來將由各部會落 實相關政策,共同邁向2035 科技發展遠景。 (2) 精進科技計畫審議作業機制,秉持零基預算與績效兼籌精神,提前公布審議機制 及科技計畫整合指引,提供部會充足時間進行未來總體科技施政方向之規劃,並 召開副首長級會議強化計畫之整合協作,以發揮科技預算最大綜效。 (3) 完成中央政府部門所提331 項112 年度科技發展計畫審查,建議核列1,171 億 元。科技發展類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4 期(112 至113 年)71 項,建議核列均為 212 億元,審議結果業經行政院核定,作為部會編列預算之依據。 (4) 完成行政院列管計畫考核作業,包括110 年度計畫期末審查( 會議審或實地 審)13 項、111 年度計畫期中書面審查12 項,以及科技發展類前瞻基礎建設 計畫期中書面審查66 項,邀請專家學者審查提出個別計畫之執行建議。另完成 432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