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文化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完善資料治理 體制 政府開放資料 的類型及累計 數 開放科學數據及3D掃描成果1,241 筆,如國立臺灣博物館動物及植物標本、 布袋戲偶文物、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考古遺物及遺址等,觸及人數約 5,000 人次,協作或應用數10 件。致力與大眾進行深度的協作,例如國立臺 灣文學館近年開放多項3D掃描藏品,以典藏為題材,向大眾徵求腳本,並合 作開發為數位遊戲及智慧導覽,111 年完成《親愛的州廳1916》古蹟智慧導 覽(112 年上架),過去上架尚包括1940、夢獸之島、生命之鳥等數位遊戲。 完善可信賴的 研究資料管理 推動文化內容保護機制及流通利用服務,串接產業及內容領域相關公單位之資 料庫,協助導入相關機制,完備文化內容流通利用之友善環境。以API 串接 之模式提供內容累計導入串接文化內容平台4 家次,設計具備資訊及檔案,另 設計無技術能力之廠商可透過標準化之格式串接,登錄16,329 筆之原創作品 資料,持續優化串接功能,逐步實現自動更新資訊之串接目標。 確立國家資料 治理體制 應用電信信令技術蒐集超過580 萬筆的電信信令資料,釐訂出適用文化場域 ( 以表演及展覽場域為主) 的電信信令的12 項觀測指標,包含男女、年齡層、 居住地、國籍別、每日分時人數、平均停留時間、重遊率、順遊旅次等觀測指 標,提供文化場域數據決策分析。同時完成文化數據儀表板系統建置,並訂定 電信信令共通規格,可擴散讓文化場域自行匯入資料,使用視覺化數據決策分 析服務。 永續環境資源 加速循環科技 發展 「2022 臺北時裝週AW22」推動6 家服裝品牌X 6 家臺灣在地布廠,以臺灣 環保再製科技國際發光。6 家服裝品牌設計師們攜手6 家臺灣高科技永續布料 大廠,以揚名國際先進技術,將永續機能布料作為媒材創造全新時裝作品,創 造出屬於臺灣特有時尚文化與環保科技美學。帶動設計師應用環保科技,邁向 永續時尚發展。 帶動產業數位 轉型 打造數位轉型 生態系 1. 完成5G衍生服務執行完成包含5G應用劇院展演服務系統服務、第二現場 體驗服務試營運、AR字幕眼鏡服務試營運、運用5G傳輸進行動態捕捉及 AR即時合成應用製作新型態節目展演作品;有效提升藝術與科技之數位內 容開發整合與場館專業服務之品質。 2. 完成節目展演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心電感應版,集結金曲歌后魏 如萱、創作才子蔡旻佑、台新藝術獎導演黎煥雄、金曲音樂製作人陳建騏、 科技推手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與仙草影像陳奕仁導演,以三首全新 歌曲媒合數位科技及5G專網帶來有別以往的新的觀演體驗,達成場域試營 運服務人次逾21 萬人。 3. 創新應用案例「福爾摩沙模擬飛行模組開發計畫」捲動國內產業,將平台 模型應用觸及多元產業,並於全球最大第三方模擬市場平台simMarket 上 架銷售,擴散至國際,發展平台模型新的商業加值模式。 4. 平台會員總數累計達1,100 名,模型數累計634 件。 協助企業引入 創新軟體服務 111 年共完成3 案的應用開發案,分別為《時尚,觸手可及! 虛擬時裝展示 5G應用創建計畫》、《無濜infimmersive5G 計畫》及《隱世神差MR多人 實境解謎遊戲體驗活動計畫》,並於111 年度TCCF 創意內容大會之未來內 容展及臺北101 双融域、臺北金錦町進行公開體驗、展演;另外111 年度透 過推出未來內容原型開發支持方案支持20 家業者投入未來內容原型開發;未 來內容製作支持方案機制支持8 家業者內容製作,持續推動提升文化內容業者 提供內容產製質量。 37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