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文化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科技施 政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執行數 ( 千元) 執行成果與效益 O4 連 結在地 文化, 厚植數 位時代 的內容 生產及 藝術創 作 O4KR1 建構國家文化記憶庫, 活用在地文化素材資料,完備文 化資料的開放、推廣、近用及授 權制度,預計運用新媒體平台推 廣數位模型應用,製作5 集以 上相關教育與推廣內容,舉辦5 場社群協作活動,並邀請10 組 以上國內外影視、多媒體與遊戲 相關科系學生參加,創造60 次 以上應用。 O4KR2 支持文化科技相關實 驗、創作計畫和研發投資,優化 文化科技相關新創事業,發展友 善環境,預計徵選35 個臺灣設 計師品牌,辦理臺北時裝週;促 成45 位國際買主參與臺北時裝 週,擴增國際商機;推動跨界合 作、促成6 個時尚品牌與設計 師參與國際時裝週,擴散商業效 益,創造國際接單及衍生效益。 O4KR3 支持臺灣原生文化內容 的開發、調查、創作、產製、推 廣及跨域發展,加速文化內容產 業的科技應用,完備文化內容產 業生態系,預計以臺灣原生文化 為基底,進行跨域影視內容製 作,國際邀展、入圍或觀摩放映 10 案次;帶動產業投入數位科 技開發產製創新影像內容達1.5 億元。 9. 社會影響效益: (1) 以南部「楠梓仙溪」為流 域共學推動場域,藉在地 耆老口述訪談與實地操 演,將地方耆老漁具製作 技術、記憶藉12 場工作 坊、2 個學校團體( 國立 旗美高級中學歷史科教 師、高雄市立甲仙國中社 會科及自然科教師) 進行 保存、轉譯,並透過博物 館的方法與展示,關注楠 梓仙溪流域的族群多樣 性,達到文化傳承之目 的。 (2) 藉電影工作照編目作業, 重現1960 年代臺灣電影 重要史詩電影《西施》於 白沙灣建置拍攝場景與 大量臨時演員及群眾圍 觀,經由相關地點、人 物、建物的辨識,使珍貴 電影工作照、劇照成為研 究臺灣民情變化史料,串 聯常民記憶。另藉財團法 人史明教育基金會捐贈 錄音帶之數位化及編目, 重現90 年代地下電臺節 目多元性,提供民眾聆聽 以見證臺灣民主及獨立 運動。 (3) 針對較難親近或參與影視 聽文化推廣活動之團體, 如衛生部兒童之家、法務 部敦品中學、高雄戒治 所、兒少及樂齡關懷單位 等,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 化中心運用影視聽資產 拉近與民眾的距離,擴大 影像教育之效益,實踐電 影文化平權、全齡影像教 育之目的。 36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