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環境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科技施政 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執行數 ( 千元) 執行成果與效益 善用科學技 術,加強污 染或高風險 污染源的監 測,落實資 訊公開 新世代污染 鑑識及感測 技術開發計 畫(1/4) 36,792 10.9 36,775.8 1. 以環保科技為基礎,對於釐清環境污 染及公害責任,發展全面性污染物種採 樣及篩檢技術,結合氣象與地理資訊 為評估依據,提升國內環境鑑識技術, 掌握污染溯源研擬策略,以科技之實 證追究污染責任。 (1) 細懸浮微粒濃度成份鑑識解析技術 建置及建立細胞毒性技術評估。 (2) 建置3 項環境污染鑑識技術研發。 2. 環境部推動環境感測物聯網,結合廣 布型感測器及物聯網通訊,創新水質 感測技術,彌補傳統人工採樣監測不 足,以高密度、高頻率、低成本等方 式打造我國新型態水質自動感測網絡, 持續研發新興感測技術強化監測技術 缺口,協助相關機關建置不同情境之 智慧水質環境監控系統。 (1) 透過開發光學及電化學模組,研發 新興水質感測技術2 項。 (2) 提升感測技術準確度,與傳統水質 檢測技術平行比對,在感測器可檢 測範圍內誤差率<30%。 3. 綜整先進國家飲用水管理之最新規定 與管理趨勢,提供我國管制精進策略, 同時系統性評析尚未列管之新興污染 物,逐年完成代表性淨水場原水、淨 化程序水與清水之水質抽驗調查,並 蒐集更新相關物質毒理資料,最終納 入評析國內具代表性淨水場處理效能 改善方案,綜合檢討我國飲用水水質 標準修正必要性,持續提升飲用水管 理品質。 (1) 執行北、中、南代表性淨水場中6 種優先評估物質之調查,進行20 種未列管新興污染物約2,000 處次 之水質抽驗。 (2) 更新彙編6 種優先評估物質及其他 18 種飲用水列管或關注項目之毒 理資料。 (3) 完成至少5 項新興污染物篩選決策 建議。 33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