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勞動部 摘要 勞動部111 年度科技研發重要成果,在推動卓越學術推廣方面,應用研發成果參與國內外 學術研討共計發表61 篇論文,辦理33 場次學術交流活動,致力相關檢測技術研究,應用研究 技術編製相關技術指引提供使用,並與國內大學校院合作,共同培育博碩士人才達68 人,以提 升臺灣的學研地位及科技水準、強化職場安全衛生。 科技技術創新方面,人工智慧為國際發展趨勢,應用物聯網及大數據等智慧安全監控科技, 達成智慧化的安全與衛生之職場,從以往的災害控制與職業衛生調查開始朝向災害預警與職業 衛生控制技術與風險控管的先期預防發展,透過智慧晶片與資通訊技術之整合,運用多種氣體 感測元件、生理資料與環境資料及分析模組,以進行有效的資料探勘及資訊回饋,以物聯網技 術針對環境中有害物質業衛生問題等進行偵測與調查,提供作業勞工危害即時警訊或危害控制, 並發展相關指引、教材等宣導資料,以預防職業災害。勞安所配合疫情指揮中心,查核防疫旅 館通風系統,避免住宿客人透過通風系統交互感染,實際完成訪視輔導者有447 家。勞安所利 用研發技術與專業,提供高危害事業單位計456 場次技術服務,如協助通風改善、暴露調查等, 以保護勞工健康。 在數位創新服務方面,建構「安全衛生履歷智能雲」系統,整合教育訓練、職業災害通報、 安全衛生管理單位( 人員) 報備等資料庫,匯入工作者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智能履歷,整合雲端服 務及一站式友善措施並導入AI 客服,除以科技提供使用者更有效率之服務外,逐步串接更多面 向之資料,以大數據分析作為教育訓練制度轉型、職場減災政策之參考運用。另開發高風險事 業之多種語言版( 本國語、英語、印尼語、泰國語、越南語、台語等) 安全衛生數位學習教材, 放置於數位學習平台,滿足多元族群及不同形式之學習需求。 為提升國人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知識,利用新媒體與多元知識傳播管道,強化全民工安意 識,推展電子多元傳播,擴及逾220 萬人次提升全民勞動意識與認知。辦理「111 年度勞安所 研究成果線上發表會」,共分成四個專區,包含最新勞動市場人力趨勢分析、數位時代下勞工 隱私權保護議題探討、高空工作車作業安全管理研究、3D列印作業環境危害探討及我國勞工乳 癌流行病學研究等;技術研發成果推廣區包含產業用智慧安全帽、智能影像安全辨識系統及疲 勞預警系統等研發成果介紹;另有勞安加衛體驗館介紹及110 年度研究成果回顧,透過豐富且 多元化的線上成果展示,將勞安所最新研究成果推廣至產業界。 23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