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交通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八、為強化海岸公路與港區之災害之防預警工作,已完成海岸公路影像監測技術於日間浪襲與 越波影像特性分析與判釋驗證,將接續辦理海岸公路夜間越波判釋、港區防波堤越波影像 判釋研究,並完成自動化判釋技術,提供示警資訊予公路、港區管理單位於安全管理之應 用。 九、於運輸部門第1 期(105 ~109 年) 行動方案執行過程中,除109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之不 可抗力因素影響,成效有所下降外,前4 年(105 ~108 年) 在各機關積極作為下,減量 表現多符合預期目標,我國公共運輸各主管機關皆已提出加強策略或改善建議,在疫情穩 定的情況下,使公共運輸運量逐步回穩。 十、配合交通部2050 淨零排放行動計畫落實推動與強化作為,以及第二期排放管制行動方案之 推動情形,將持續滾動檢討及強化運輸部門淨零排放評估模型與減碳措施效益評估工具。 十一、國際海空運資料庫案改善系統顯示及擴充分析功能,包括資料統計及分類功能的統合, 以及依據統計分析結果產製制式化報表,將檢索資料以國內外市場予以區分,並以歷年 蒐集之資料為基礎,以時間序列進行跨年期之分析。預期2 年後將累積更長期之國際海 空運定期航線資料,並提供更多元、友善之統計分析功能。在較長期國際海空運數據資 料基礎上,可預測未來趨勢,提供作為評估政策績效及滾動檢討政策內容之基礎。 十二、強化即時監測、提升預報技術以因應日益嚴峻的災害威脅,一直是氣象局戮力期待達成 的目標。氣象局長期以來接續執行相關科技發展計畫,研發並提供科技所能及之最優質 氣象資訊與應用服務,藉由專業分工、成果整合、推廣運用,將所獲致之科技研發成果, 落實於防救災應用及生活多元服務等相關領域。 十三、氣象局於111 年6 月1 日對外發布颱風6 小時密集路徑預報產品,提升對颱風登陸前後, 路徑受地形影響變化之掌握。為強化颱風更早期風雨預報及預警能力,自111 年開始於 海上颱風警報期間,當預測颱風外圍環流對臺灣陸地有強風豪雨影響時,即比照陸上颱 風警報每3 小時更新發布縣市風雨預測,並將發布範圍由警報區域擴展為全國22 縣市; 強化既有熱帶性低氣壓早期預警資訊,仿照颱風預報產品模式,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 區生成之熱帶性低氣壓,發布未來5 日之「路徑潛勢預報」及「暴風圈侵襲機率」資訊, 提供各級防災單位及社會大眾查詢取得,作為防災預警及整備之參考。自111 年11 月1 日開始,低溫特報除以縣市為單位發布外,進一步提供更細緻的鄉鎮市區低溫燈號資訊 供參考,並提供體感溫度的鄉鎮空間分布資訊。 23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