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梅花颱風影響期間,針對新北市大豹溪蟾蜍谷溪水暴漲事件發布,示警溪邊烤肉民 眾緊急撤離。統計111 年針對3 個遊憩區,共19 次發布個案,90%個案伴隨溪水 暴漲,70%個案達到提早預警效益。 3. 在應用氣象資訊服務方面,新增2 項跨機關民生應用相關領域之五星等級鏈結開放 資料產品主題,第1 項為結合環境部資料,輸入任一經緯度,回傳距離最近的氣象 觀測站、空氣品質AQI 站資料。第2 項為結合內政部資料,輸入任一經緯度,依內 政部的鄉鎮查詢結果,回傳該位置所屬鄉鎮預報;建置全臺縣市氣象預警資訊整合 顯示服務平台網站(MetWatch),服務對象為苗栗縣政府及國家太空中心,至111 年底計有30 個相關業務單位使用該平台氣象資料進行參考;完成5 個新一代劇烈天 氣監測系統(QPEplus ) 客製化系統,包含臺南市政府、屏東縣政府、苗栗縣政府、 臺中市政府及空軍氣象中心客製化版本。 4. 在發展氣象觀測與分析技術方面,運用8 號陸地衛星(Landsat 8) 衛星資料, 完成臺灣陸地結構不敏感指數圖資製作,並與標準化植被指數(Normal i zed Di f ference Vegetat ion Index , NDVI )、真實色比對,確定結構不敏感指數的合 理性。以向日葵8 號衛星資料完成產製東亞範圍的PM2.5 監測產品,並例行性產出 供環境部監測空氣污染參用。 5. 在智能應用創新方面,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新增3 項加值產品,分別為(1) 透過深度 學習(ConvLSTM) 建立短期空品預報模型,預報長度為13 個小時,其預報能力優 於環境部空品模式(Communi ty Mul t i scale Ai r Qual i ty Model ) 之空氣品質預 報;(2) 透過卷積神經網路結合空間注意力機制建立系集定量降水後處理模型,進行 未來24 小時的系集定量降水預報,其預報能力相較於機率擬合平均有良好的改進, 針對午後雷陣雨、颱風及梅雨個案之預兆得分(50毫米至100毫米) 分別改善3.5%、 18.3%及6.2%;(3) 透過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結合數值模式預報發展雲量預報產 品,預報長度為13 個小時,其預報結果能提升至少8%之雲量預報能力( 與數值模 式雲量預報相比,比較基準為均方根誤差)。 6. 在跨領域氣象與氣候資訊應用交流,提供應用導向的氣象資訊服務方面,針對農漁 業相關從業人員,依循國家氣候服務框架(NFCS) 發展架構模式,持續辦理4 場農 漁業氣象資訊服務座談講習會( 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水產試驗所沿 近海資源研究中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七股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推廣氣象資訊之跨域應用。 22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