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施 政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執行數 ( 千元) 執行成果與效益 健全產 業環境 永續基 盤 政府資訊公 開分享 2. 透過無人機空拍技術辦理偏遠山區礦區攝影 測量與年度監控及應用: (1) 完成41 礦位於宜蘭、花蓮、南投及臺東 山區礦業權境界點與基點測量、全區低 精度攝影測量及高精度攝影測量工作。 (2) 完成礦區週邊環境敏感區位關係與影響 評估45 礦。 (3) 提供礦業雲對外服務,比對礦場上一年 度施工實測圖,以提出精進礦業申報技 術已完成精進申報模組正式上線使用。 合計 34,913,627 100 33,474,729 二、重要績效指標統計 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深耕基礎科學 重大研發成果 及重要科研成 果之發表數 本年度計畫相關期刊、研討會、專書等論文發表數量共116 篇,展現在地質 科技研究之成果,可增進學術交流與技術創新研究,促進產官學交流,提升 地質調查技術領域在國際上的曝光度,成果豐碩;以智慧流通、電商物流等 相關議題之研討或推動成果發表於國際或國內雜誌期刊3 篇;以綠能產業、 智慧機械等領域議題,於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37 篇,參與國內研討會發表論 文55 篇。 參與學術研討 會 1. 提出3 篇論文包括「MODIS 衛星影像於蒸發散量近即時觀測之應用應用衛 星遙測輔助乾旱預警系統」、「機器學習用於大範圍面積資料分類精度之 討論」及「不同空間尺度氣象資料對灌溉用水量計算差異之探討」,參與 國內學術研討會發表。 2. 發表地面型漁電共生與生態及養殖相關論文,研究成果有助建立漁電共生 場域生態及水質基礎資料;發表「離岸浮動式風電發展現況與趨勢展望」 論文,探討臺灣開發浮式基礎離岸風電場與產業發展機會。 布局社會需求 技術 科研法規形成 或調適 研析辦理高齡科技產官學座談會,收斂中小企業參與高齡產業數位發展之關 鍵3 大議題,並提供法規修正建議予衛福部參考。完成制定5G智慧杆系統 及其連接子系統之產品安全技術規範1 件、資安技術規範1 件、資訊互通技 術規範1 件及基本性能技術規範1 件。 擴散科研成果 學界成立新創 團隊 養成地熱地質探勘、地質鑽探、大地電磁探測、海域地質調查、火山觀測、 測量及災害潛勢研究等團隊共12 團隊。並由逢甲大學、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雲林科技大學及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等,成立多元遙測合作團隊。 研發成果擴散 1. 計畫執行過程中,水利署與氣象局透過研究和實作的良性互動,進行實質 的合作,氣象局提供參考資料給水利署,協助其完成「109 至110 年旱象 概述」,亦投稿「大氣科學」期刊,與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共同 發表「2020–2021 臺灣百年大旱原因分析」,彰顯氣象科技基礎研究的學 術成就,有助於和國外相關專業領域進行學術交流,並將研究成果及重要 發現提供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參考。 186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