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別冊

2. 生命科學組:中研院「生命科學組」在生物醫學、神經科學、生態演化與基礎生物 學方面持續有多項突破性進展。在「生物醫學」相關研究方面,生命組研究同仁致 力於疾病成因、預防與治療策略的探討。針對新冠肺炎,發現新冠病毒棘蛋白之去 醣疫苗在動物模型中可增強保護力;生酮基因治療可以促進心臟返老還童與心肌再 生。在「神經科學」相關研究方面,發現補鋅可以改善CTTNBP2 和SHANK3 的突 觸分布及蛋白質分子結合,可應用於未來自閉症的治療。在「植物科學與農業技術」 相關研究方面,發現植物上游開放讀序框具有一個嶄新的作用機制,可以用來穩定 蛋白質的生成量,降低基因表現的噪音對生物時鐘在不同細胞間的同步與穩定運作; 開發出突破性的以原生質體再生法不帶外來遺傳物質的農作物基因編輯技術。在「基 礎生物學與生態演化」相關研究方面,發現「無合成分裂」,打破了百年來認為細 胞分裂只有兩種進行方式的根深蒂固觀念。這些成果在基礎科學研究上均是領先國 際的新發現,也同時為未來的實質應用建立扎實的研究根基。並選列六項重點成果 簡介如下: (1) 消除基因表現的「噪音」 細胞內基因的表現並不如想像的穩定,突然暴增的轉錄作用可能在短時間內 造成過量的基因表現,不僅對細胞有能量上的負擔、甚至可能不利於細胞執行正常 功能。中研院的研究發現細胞可以藉由傳訊核糖核酸五端序列中的上游開放讀序框 (ups t ream open reading f rames , uORFs ) 來降低這些基因表現的「噪音」 (noi se)。藉由中研院植微所吳素幸與化學所許昭萍研究團隊跨領域研究合作,透過 數學模擬與實驗驗證,研究團隊證明上游開放讀序框可以穩定蛋白質的生成量,也 進一步發現降低基因表現的噪音對植物生物時鐘在不同細胞間的同步與穩定運作有 決定性的影響。這個發現賦予了在真核基因中廣泛存在的上游開放讀序框一個嶄新 的作用機制與重要的生物意義。 18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