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藜護肝保健食品,同步協助輔導臺東地區3 處生產基地建立穩定生產技 術,推動業者與農戶建立長久穩定之契作模式,提升原料產值15 倍。 9. 開發氣象資訊在漁業跨領域應用技術,建置高解析度海氣耦合模式,海溫預 報資料之水平解析度由原本110 公里加密至約25 公里,並提供未來3 個月 之預報資料,增進漁業應用效益;完成重要漁業經濟物種棲地,3 種重要經 濟物種( 烏魚、午仔及黑鯛) 漁況預測模式及資訊發布。 10. 省工省力人機輔具或智能機具及生物感監測技術優化與試量產,累計降低成 本4.8 億元;而節約農業用水以稻作為例,建構灌溉水管理系統及乾濕輪灌 栽培系統,可有效節省水稻生育用水25-30%。 ( 二) 供給消費者安全的農產品 1. 建立長期有機農耕法及輪作制度,藉由栽培制度精準化及區域作物特色化, 減少20%田間防治農藥使用、養分及能源投入降低20%。另完成開發細菌 性斑點病等各類疫病之防治資材,以及微生物製劑以提高防治率10%,並促 成有機栽培面積擴大976 公頃。 2. 完成非多重農藥殘留檢測法之農藥蔬果殘留檢驗185 件,普查347 件使用廣 用藥劑(可尼丁、益達胺、亞托敏)超量疑慮之作物殘留。 3. 建構我國友善之適地適養模式,完成2 家白蝦種苗場建立生物安全防疫型一 貫化生產模式,每年可提供優質蝦苗13 億尾,並輔導6 家養殖場建立生物 安全防疫體系,平均育成率由5%提升至19%。 4. 強化動物用藥品管理及監控系統,生產供應疫苗及診斷試劑(羊痘活毒疫苗、 新城病病毒紅血球凝集抗原、雛白痢診斷液),提供農戶使用以降低疾病風 險。另強化動物用藥品管理及監控系統,建立合理用藥環境,減少畜禽水產 動物用藥品殘留,抽驗市售動物用藥品品質檢驗共計完成179 件,合格率 99.44%。 5. 完成蓮霧等15 種作物之關鍵有害生物整合性管理技術開發,輔導面積達2 萬公頃,並開發環境友善資材,完成6 種害蟲天敵( 赤眼卵蜂、平腹小蜂、 菸盲椿象和小黑花椿象、東方蚜小蜂、狹翅褐蛉及粉介殼蟲寄生蜂) 飼養技 術開發,另累計完成50 種重要植物檢疫有害生物國際疫情分析,並納入檢 疫有害生物資料庫。 78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