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目前所面臨之劣勢及可能之機會,為結合產官學研共同培育跨領域人才,深化 技術能力,教育部配合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政策,以「培育優質創新人才,提升國際競爭 力」為遠景,推動智慧製造跨域整合人才培育計畫,期能弭平目前對於智慧製造在人才 培育、教材,以及技術的缺口,人才培育目標設定為因應產業變革之人才培育需求,針 對智慧機械之應用,以跨校跨域教學策略聯盟方式,推動產學合作教育機制,藉由問題 導向 (Problem Based Lear ning, PBL) 及跨領域教學模式,結合在地產業需求,建立 實創平台,鼓勵學術界與產業界可共同合作發展在地產業,以培育國家所需具創新核心 能力之未來人才。 三、科研重要成果 ( 一) 連結在地 1. 打造智慧機械之都 (1) 教育部針對智慧機械之應用,透過「智慧製造跨域整合人才培育計畫」, 以跨校跨域教學策略聯盟方式,建立33 座實創平台,培養產業變革所需 之人才,同時藉由問題導向教學及跨領域教學模式,結合在地產業。各 聯盟中心連結合作之在地產業說明如下: A. 臺大聯盟合作產業包含數位製造、機械手臂/ 機器人等18 項產業。 B. 臺科聯盟包含精微製造與機聯網等24 項產業。 C. 中央聯盟包含生產設備系統、電路板和模具等17 項產業。 D. 中興聯盟包含工具機、航太加工等12 項產業。 E. 中正聯盟包含紡精密機械等14 項產業。 F. 成大聯盟包含特殊自動化設備、製造研發、金屬及工件等9 項產業。 G. 高科大聯盟包含航太工業、精密機械設備、金屬運具及扣件等10 項 產業。 (2) 建立暨維護智慧機械產業校正技術服務平台 經濟部標檢局進行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之計量標準系統的維持、精 進、汰換,透過智慧機械產業校正技術服務平台,建立與國際等同之量測校 正能量,提供產業國際通用的校正報告,執行校正服務2,410 件次,提供標 準供智慧機械相關業者於長度、力量及振動等領域之量測追溯,對象包含台 達電、漢翔航空、東元、永進、東台、致茂、士林電機等。 69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