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

4. 海洋科技產業人才培育: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人培中心於110 年1 月通過 第三方稽核認證取得國際風能組織培訓機構(Global Wind Organi zat ion, GWO) 核可,具備全方位人才培訓能量。另因應離岸風電產業龐大人才需求, 辦理 GWO基礎/ 進階及客製化培訓課程,累積培訓350 人。 5. 開發高效率氣化發電技術,提高我國生質能發電潛力:建立生質物/ 廢棄物 觸媒氣化發電整合技術,以國內生質廢棄物 268 萬公噸,應用於高效率氣化 發電技術,估計最高可達 493MW發電潛力,每年約可產生約 36 億度電力, CO2 減量可達 190 萬公噸。 6. 建置地熱地質探勘資料平台,載入探勘資料並公開閱覽供各界加值應用:整 合多樣性的探勘技術資料,公開供各界瞭解區域全貌。逐年、系統性蒐集地 調所所產製之地熱探勘資料成果,包括地球物理、地質構造、鑽探、地球化 學及裂隙分布等研究調查成果,分析現有資料內容、建檔及資料轉建置標準 作業流程,轉換並建立開放式地熱探勘資料,支援供應相關單位存取及運用 地熱探勘圖資進行輔助決策。 7. 洋流發電機組先導試驗:完成浮游式發電機設計製造技術、開發出控制上伏 下沉機制之浮力引擎並於110 年10 月進行實海船拖設計驗證機組設計。已 針對洋流能開發所需測試場域進行一年以上之海洋水文資料觀測與分析,並 擬定出洋流測試場規劃流程與所需考慮之政策課題。初步完成 MW級洋流能 示範電廠規劃與相關所需設計,並完成海洋能製氫與其他可行儲能方式評估。 ( 三) 儲能 1. 複合式儲能示範場域運維:完成國內外儲能系統運維監管機制現況作法研析、 國際儲能系統參與電力服務之項目與操作情境研析,以及運維相關經濟效益 分析。並視國際間做法與案場所需,持續進行儲能系統運維之修復性/ 預防 性檢測建議項目更新與補充,作為儲能系統案場運維之參考,以期發揮其輔 助電力服務之優勢並找出可能會影響儲能系統獲利的要素。 2. 建置大型儲能系統安全檢測能量:為提供國內電業儲能機櫃等級與電動大客 車動力電池組檢測以保障用電安全,規劃符合國際標準要求且檢測能量達 360 kW / 360kWh 之儲能系統安全檢測實驗室。且制定儲能系統國家標準 草案,確保國家儲能系統標準得與國際標準接軌,並作為我國產品檢測依據。 6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