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建置多元籌資機制,挹注產業新創/ 升級/ 轉型之資金活水 經濟部協助生醫產業以科技事業上市櫃,自107 年與櫃買中心協調加速審 查時程,我國上市櫃及興櫃生技公司共計200 家,市值合計超過1 兆3,700 億 元,其中36 家市值超過100 億元。 金管會放寬銀行持有創投事業持股比率,鼓勵本國銀行對5+2 產業辦理授 信,截至110 年12 月底,對「生技醫藥產業」放款超過3,900 億元,較去年 同期增加200 億元。 國發基金運用「創業天使投資方案」與「產業創新轉型基金」,以及經濟 部之「加強投資中小企業實施方案」等政策工具投資各發展階段之生醫產業; 110 年累計投資生醫產業共18 家,帶動超過19 億元民間資金投資與併購。 110 年6 月發布《促進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產業輔導管理要點》,就策略性產業, 包含生物及醫療科技,公私協力協助資金取得,促進生醫資金活絡。 3. 強化產學跨域合作,培育多元跨域科技人才與創新創業團隊 教育部因應生醫產業朝跨域科技整合應用的發展趨勢,培育AI、數位醫療 等多元跨領域人才,透過「生醫產業與新農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於110 年 培訓輔導177 個創新創業團隊,促成5 個創新團隊成立新創公司。 國發會為延攬國外高階人才,自107 年推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 法」,鬆綁外國專業人才簽證、工作、居留等相關規定,並優化保險、租稅、 退休等待遇,至110 年底已核發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就業金卡」,共延攬高階 生醫人才27 位。 ( 二) 整合串聯園區聚落 1.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目標為建構完整之研發、技術服務及商品化等一條龍之新 藥研發產業鏈,推動新創服育與國際合作,強化生醫產業之國際鏈結與創新。 創服育成中心(B ioHub) 推動新創服育,截至110 年底已有50 家公司完成 簽約進駐,並與國際大廠合作共同推動「國際生醫加速器合作計畫」輔導新 創商化。國研院動物中心進駐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提供客製化動物試驗技術 及研發試驗服務;因應COVID-19 防疫產品開發需求,建立感染動物模式, 提供產品開發所需服務。 2. 強化醫療場域與產學合作,新竹生醫園區之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分院 於108 年正式開幕,提供在地民眾醫療服務,並提供周邊生醫廠商進行轉譯 59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