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

文化部為促進年長者的文化近用,提供更便利的音樂照護服務,國家交響樂團 NSO開發適合65 歲以上長者、失智症長者及照護者的「愛樂實驗室APP」,內容 包含NSO音樂會實況錄音與原創Podcas t 節目等,其操作流程、功能介面專為長 者及照護者設計,並打造失智症長者及其家屬、照護者專區,實踐以科技促進文化 參與。另因應COVID-19 疫情下的社會變遷,連結社群建置臺灣疫情之下的當代 生活群像,完成「同島一命、邁向曙光–COVID19 防疫日常行動紀實策展」。針 對文化內容部分,建置Copyr ight Hub 平台,導入音樂與漫畫產業之文化內容平 台/ 業者(2 家),並累計登錄存證379 筆之原創作品資料。 另外於文化產業環境建構與跨域整合方面,文化部推動企業投入新形態內容產 製及推動CPND(Content s、P lat form、Network,Dev ice) 垂直應用整合, 110 年度推動3 家民間企業如未來市股份有限公司(XRSPACE)、海格力特整合行 銷有限公司、光陣三維科技有限公司投入新型態內容應用案產製過程,運用5G網 路傳輸、AI 辨識與動作及全息投影,完成《Par tyOn》、《5G SWIPE 線上舞蹈 AI 骨架辨識》、《5G異地共舞全息投影服務》,將前瞻科技結合民眾日常休閒, 打造新型態娛樂文化內容體驗。 國科會持續推動「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寫作計畫」及「人文及社會科 學經典譯注研究計畫及人文行遠專書寫作計畫」,完整呈現學者的研究成果與觀點, 展現國內學術成果之長遠影響力,110 年共出版21 本專書。另外舉辦《人文沙龍》 系列講座,將人文社會科學原本立在高塔上的研究,透過通俗的講座搭起橋樑,分 享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研究的普世價值。110 年總計辦理12 場次,涵蓋語言特性、 臺灣觀光歷史、原住民音樂研究、建築創作、動物史學、藝術與哲學思想之關聯等 研究。在推動「人文 ‧ 島嶼平臺計畫」方面,自108 年推動以來完成38 篇傑出研 究人才訪談、77 篇知識專欄及16 篇人文經典著作介紹,總計131 篇,瀏覽數已超 過27 萬人次,觸及全球五大洲華文使用者,頗獲好評。 經濟部透過診斷輔導協助中小企業參加國際設計獎項,展現我國中小企業傑出 設計能量與文化美學素養,同時增加國際能見度與提升產業地位。 原民會藉由5G有效強化行動網路收視行為,製播大港口事件、太魯閣事件及 大豹社事件等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之影像,使國人瞭解歷史真相,逐步建構原住 民族史觀,同時以數位方式有效保存原住民族重要文化資產。 4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