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

衛福部優化擴充災害防救醫療物資調度支援系統功能,並將資訊化控管模 式導入我國災害防救醫療物資運作,調查重要外傷用藥品醫材儲備量通報達1 萬9,170 次,時限內通報完成率89.25%,有效強化災害防救醫療物資調度緊 急應變功能。 教育部依全國各級學校之災害潛勢資料,進行防災校園建置工作,透過防 災教育服務團,考量地區環境威脅特性,並配合現有全國各級學校災害潛勢資 料庫之建置資料,協助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基礎防災工作學校602 所、進 階推廣案學校33 所、特殊教育學校維運案28 所),檢核其災害潛勢、製作防 災地圖、擬訂災害防救計畫、進行避難演練及製作在地化防災教學模組等工作, 並客製化輔導全國特殊教育學校,依不同障別完備校園災害管理,及進一步融 入原民防災智慧,形塑學校在地防災文化,與結合地震預警與氣象APP 等科技 應用,以落實建置在地化防災校園,構築區域據點並逐步推廣。 7. 運用科技協助偏鄉及弱勢民眾 透過與中華電信與遠傳電信合作加速偏鄉行動寬頻服務及涵蓋,在偏鄉實 驗場域的縣市優先建置行動寬頻基地台設施,改善偏鄉及離島地區行動通信訊 號涵蓋,亦讓偏鄉地區民眾亦能享受優質的高速行動寬頻服務,並可增加數位 學習、促進智慧醫療服務與帶動地方觀光及產業發展。截至110 年止促成全國 86 個偏遠鄉鎮市區已有49 個已建置行動寬頻高速基地台。 國科會辦理偏原鄉科普活動,提供教學資源相對弱勢的學生親身體驗科學 的機會,活動推廣觸及約4 萬人次。 內政部透過客製化新住民專屬資訊課程,辦理新住民免費實體及數位資訊 教育訓練,協助新住民習得基礎數位應用知能與技能,強化新住民資訊素養, 讓數位融入日常生活,改善數位落差情形。 ( 四) 提升人文素養 科學研究與科技發展深深受到社會變遷及文化演進之影響,而科研所發現之證 據或發明之成果也同時影響到人類對世界的看法。隨著知識的累積及創新科技的應 用,更應提升民眾的人文素養,透過科技人文共融,進一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科 技布局。在量化成果方面,110 年度使用科技協助文化普及67 件,同時建立多元 文化素養,推動案例115 件;另外推動文化產業環境建構與跨域整合26 件,重要 推動成果說明如下: 46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