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導入介接VANS。推動資訊資源向上集中,透過網路整併及建置資料中心, 據以統一布建運用資安防護機制,達成一致的資安防護水準。規劃零信任網路 與部署機制,進行實作與資安防護分析,並據以推動政府機關導入零信任網路, 以因應遠距辦公資安防護需求,強化政府大內網之主動防禦能量。 通傳會建置物聯網擬真誘捕系統以精進既有誘捕系統之蒐集、分析資訊能 量;並建置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系統1 式,產出威脅特徵辨識模型,目前已可 進行2 種異常行為規則觀察與預警攻擊。另配合先進網路建設,建置「通訊資 源調度及緊急應變模擬系統」雛形,以通盤性強化我國海纜與網路安全防護。 在行動通訊安全方面,完成研擬「行動寬頻專用電信網路管理辦法」草案 架構及條文、配套措施與行動寬頻專用電信網路干擾防範與處理措施,並完成 修訂「行動寬頻業務管理規則」之5G資通安全維護計畫稽核計畫及標準作業 程序,將5G SA網路納入資安防護範圍。 法務部發掘境內惡意威脅情資,外勤蒐報網安情資獲法務部調查局核定採 用2,233 件,偵辦電腦犯罪案件達187 件,並移送13 案。強化關鍵基礎設施 單位聯防機制,與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部臺 灣鐵路管理局、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資安聯防機制,先期通報權責 單位防護,於實質損害發生前清除資安漏洞,防範未然。並與國內資安公司合 作開發主動式全球資訊網路威脅行為溯源分析系統,主動發掘惡意行為及潛在 受駭端點,於建置期間發現聯防單位遭駭客集團APT41 入侵,於機關本身發現 及發生實質損害前及時告警。 經濟部完成公告修訂臺灣高效能太陽光電模組技術規範、智慧變流器資安 檢驗規定,提升太陽光電產業競爭力及強化電網安全,並制定國家標準CNS 16160( 電動道路車輛之電氣安全及可充電儲能系統安全特定要求) 引領國內儲 能產業安全標準。另制定I IoT 資安產業標準及檢驗規範,強化我國I IoT 產業資 安能量。 教育部補助大學校院聘任資安師資並提供彈性薪資,以便與國內外產業及 學研機構競逐優秀資安人才,俾利學校培育資安專業人才並維持教學品質。 4. 公衛技術發展與落實 衛福部建置「藥品追溯或追蹤申報系統」之醫療用笑氣流向異常警示功能, 加強醫療用笑氣之流向管理,以避免流入非法使用。另外針對流行病偵測完成 4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