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環境,達到加強警務作業效益、提升國內治安防護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 產安全之目標;運用人工智慧,分析路口監視影片、犯罪情資及員警手持裝置 蒐集資訊,快速找到相關線索及嫌犯,迅速偵破案件。 財政部透過跨機關稅務資料串接,將土地增值稅、契稅、地價稅及房屋稅 之申報資料、繳款書檔與繳稅註記,介接地政機關系統提供線上查詢,110 年 度介接申報件數累計共116 萬7,916 筆,達成無紙化查欠目標,有效協助地政 機關及地方稅稽徵機關橫向連結,提升政府機關之行政效能,並降低民眾對於 地方稅之依從成本。 衛福部建置細胞治療技術登錄管理系統,提供醫療機構登錄已核准計畫之 摘要與收治個案資料,並通報不良反應,有效監督管理細胞治療技術之安全與 品質。 2. 食安技術發展與落實 衛福部優化「輸入食品數位化管理系統」及開發「國際食品回收監控系統」, 自動化擷取國際食品回收網站資訊,掌握國際食安資訊。優化「食品追溯追蹤 管理資訊系統」,110 年申報之業者家數為1 萬5,855 家,透過系統可隨時追 溯產品供應來源或追蹤產品流向。此外,運用食安輿情資料,擴增24 種易不當 添加之食品添加物或化學物質相關之風險組合,並加入多元名稱資料進行對照, 優化添加物名稱轉譯及業者辨識機制,提升「化學物質流向鏈結跨部會資訊系 統」之功能,監控食品業者異常交易情形。 農委會研發15 件食安技術,由生產端開發整合性管理與檢測技術,並鏈結 上市前的監測與快檢技術,以多面向管控農產品食安風險;另外完成非多重農 藥殘留檢測法之農藥蔬果殘留檢驗185 件及普查347 件使用廣用藥劑( 可尼丁、 益達胺、亞托敏) 超量疑慮之作物殘留,同時輔導設立質譜快檢實驗室共計18 家,建立質譜快檢服務體系,可提供生產源頭自主管理送檢及完成批發市場與 田間採樣質譜快檢資訊整合,完成實名制系統,有利於提升農業品安全。 原能會完成海域樣品518 件放射性分析,調查結果顯示臺灣海域環境無輻 射安全之疑慮,海漁產品也無食安之疑慮 3. 資安技術發展與落實 國科會完成臺灣資安戰略白皮書,以研究主動式防禦的型態與聯防機制, 提出資安戰略研析框架,透過與各界研討凝聚「國家資通安全戰略報告」共識, 形塑臺灣數位經濟重視資安的形象。推動政府機關資通安全責任等級B 級以上 4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