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

陷資料界接與分析模組化架構、地下水區資料清理自動化判釋模式( 水準樁、 沉陷環)。聚焦地下水模式作為資料交換平台,建立跨部會研究協作,以共 同分析模式提供資料交換,促成跨部會資料共用與成果共享,提升管理效率。 2. 在永續能源方面,110 年度促成再生能源裝置設置量從9,564MW成長到 11,585MW( 提升17.4%),年度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74 億度( 較109 年度 提升13.2%);另外共發出701,666 張再生能源憑證( 約7 億度電),活絡再 生能源交易;推動優質太陽光電產品評選與登錄平台,協助國內太陽光電產 業品質與可靠度提升,並加速太陽光電建置,達到長期穩定發電綠色永續目 標。另外持續發掘與落實節能潛力,提升強制性能源效率涵蓋率,推動節能 減碳教育與擴大推廣活動參與,鼓勵創新節能推廣措施,持續推動國家能源 永續發展。 3. 推動「減碳措施支援」等5 大領域架構,完成能源密集產業及電子業減碳措 施計2,629 件,減碳績效119.4 萬公噸CO2e。在商業及服務業方面完成 112 家企業追蹤輔導,節電1,431.6 萬度/ 年及降低CO2 排放量7,286.8 噸/ 年。另持續參考國際能源效率發展趨勢,以及世界能源理事會(WEC) 與 國際能源署( I EA) 能源效率推動政策相關建議,並依照「能源管理法」相關 規定進行我國整體規劃,以達成國家節能減碳目標,持續推動國家能源永續 發展。 國科會持續透過氣候科學團隊解讀國際科學資訊,並因應最新氣候資料進行衝 擊評估,強化與整合跨領域科研能量,深化氣候變遷科學服務,支援國家氣候行動 與政策推動,以建構具氣候韌性的永續臺灣。「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 平台計畫(TCCIP)」團隊針對IPCC最新發佈之報告進行重點摘錄與整理,並同 步提供臺灣氣候變遷衝擊的初步推估結果,以協助國人快速且全面性掌握全球氣候 變遷可能性影響,與本地氣候變遷衝擊評估情形,提供國內科研社群或政府部門在 氣候科學資料與資訊上的需求。在相關部會協作業務上,相關資訊已移轉水利署、 農試所及林務局,進行水資源供應、水災防治、糧食供應及生物多樣保育等調適業 務之用,並與衛褔部疫情中心合作,累計引用本平台資料達734 件氣候服務。另蒐 集淹水、坡地、水資源、農漁業及公衛等領域192 項調適案例,供相關部會研擬調 適措施時之參考。 4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