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

災害應變期間動態人流推估等研發成果,並結合跨領域巨量資訊、社經與政 策研議等,提供公部門災防諮詢建議、支援6 場災害應變情資服務及災害勘 查之評估分析等共計68 件,包括所建置的「災害情資網」已綜整18 個防救 災單位超過588 項防救災大數據,經彙整及加值提供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22 個地方政府災害應變中心同步共享即時防減災情資,至110 年度已累計超過 411 萬人次使用,讓防災人員即時掌握災害情勢與應變決策作為。此外,在 強化災害情資融入民眾生活方面,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近年與產業界進行 公益性合作,透過L INE@即時通訊提供民眾訂閱包括「氣象」、「水文」、 「交通」及「民生」等四大類型之39 項即時災防示警訊息服務。未來持續 研發及提供災防科研成果加值應用,並將即時傳遞各項災害情資共享服務達 到最大功效。 5.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以「轉譯醫學」、「生技製藥」為發展主力,積極打造生 技新藥研發生態系。園區核心設施主要目標為提供產學研界進行疾病預防、 檢測、診斷及治療等生醫轉譯研發所需之高階儀器、設備及技術服務,以加 速國內創新性精準醫療、醫材、新藥之轉譯研究及臨床前驗證時程,順利進 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以此提升臺灣生醫產業之國際競爭力及產出。目前共 有8 個核心設施進駐園區,包括:RNA技術平台與基因操控核心設施、臺灣 小鼠診所、動物影像核心設施、生醫轉譯核心共儀設施、感染性疾病核心設 施、人類治療性抗體研發平台、藥物合成及分析(NMR、質譜),以及臺灣 人體資料庫。以上核心設施於110 年度共提供253 項服務項目,進行5,161 件服務案件,服務收入為新臺幣27,680 千元。園區核心設施之重要研發成 果包括:從小分子到大分子,除提供量身訂作質譜分析服務外,並提供國內 唯一人類代謝體NMR 檢測分析服務,提升國內代謝體學相關研究。另配合 生技產業發展,開發新興藥物所需求之動物模式,例如建立不同器官之正位 腫瘤或皮下腫瘤動物模式,包括胰臟、肺臟、脾臟、乳腺及大腸等腫瘤。建 立新冠病毒細胞感染模型、SARS-CoV-2 偽慢病毒,以及血清/ 抗體中和試 驗分析平台等新冠疫苗開發工作所需之生物材料、模型及分析平台。 3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