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服務、地震工程及相關研究所需之研發平台、標準化及國際認證的實驗 動物設施、福衛系列之衛星資料、勵進研究船等大型共用平台及設備、電子 資源引進及資訊共享服務平台等,以支援尖端基礎研究,發揮先進核心設施 的最大效益。110 年完成產學研界使用國研院各實驗研究中心研發服務平台 件數為76,428 件、發表論文數為3,791 篇、人才培育超過3 萬人。院內各 中心年度重要成果分述如下: (1) 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建置之「次埃解析度 ( sub-Å) 原子結構研究與 應用」研發服務平台,點解析度為臺灣第1、世界第3 的0.78 Å,( 美 國康乃爾大學0.36 Å、美國國家電鏡中心0.49 Å),提供臺灣大學團隊 研究先進半導體元件及材料結構分析,獲得優異成果。另發展全球首創 之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材料的矽基氮化鎵晶圓磊晶技術,成功應用於大面 積8 吋矽晶圓。 (2)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啟用高速電腦臺灣杉三號,臺灣杉系列主機 服務超過8,000 人。打造基於雲端原生架構之教育雲(EduCloud)平 台獲紅帽亞太區創新獎殊榮。營運臺灣高品質學術研究網路(TWAREN) 100G網路,提供對外4,000 個連線單位、400 萬人使用。 (3)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4 件耐震設計、規範、手冊、條文或重大 工程設計參數之擬定與修訂件數,提升國內建物及橋梁之耐震水準,以 經濟有效之方式確保新建及既有結構之耐震安全。設於臺南之實驗室取 得長衝程高速度地震模擬振動台、雙軸向動態試驗系統(BATS) 及關鍵零 組件測試系統(MAST ) 之TAF 國際認證資格。 (4)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推出「疫苗專案」及「方舟專案」,支援國內疫苗 開發相關動物實驗,有效的為國內保存重要實驗動物資源,免受疫情影 響而面臨斷種危機,並提供復育技術。年度中與28 間生技公司與研究機 構簽約,執行研究計畫領域包含腫瘤及免疫治療、新藥開發、醫材測試 開發、腦科行為等降低產業界投入動物試驗的軟硬體成本支出。 (5) 國家太空中心:福衛七號提供超過4 百萬筆掩星觀測資料,包含美國、 歐洲、加拿大等各大氣象作業中心都已證實資料能有效改進全球天氣預 報準確度,所觀測到的太空天氣產品,也正式進入美國空軍的太空天氣 作業化模式,進行即時太空天氣監測。 3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