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

I nter nat ional Graduate Program, T IGP)共597名博士生就讀,累積已有605 名畢業生。另外辦理跨領域國內博士班學程(Degree Program, DP)現有152名博 士生就讀,累積已有133名畢業生。 教育部透過科技計畫充實我國前瞻科技與跨域應用之教學能量,提升厚植我國 在資訊科技及下世代物聯網的尖端技術人才,除在高教之外,亦向下扎根高中職, 導引高中職學生修習AP 課程或自學線上課程、參與相關檢定,使其進入大學就讀 相關科系前已具備基本能力或素養,110 年度培育學研人才36,966 人、產業人才 819 人。此外,為強調資安之重要性,透過計畫經費補助大學校院聘任資安師資並 提供彈性薪資,以便與國內外產業及學研機構競逐優秀資安人才,俾利學校培育資 安專業人才並維持教學品質。 經濟部著重於產業人才之培育與延攬,110 年培育及延攬科研人才達1,989 人,其中包含951名海外人才來臺服務,以半導體、資通訊及電子電機等產業為主, 符合我國重點產業發展所需。 ( 三) 提升國際影響 全球化已對國家層級之科研活動產生衝擊,順應全球化趨勢及各類基礎研究的 發展,透過跨國、跨領域的科研合作活動,各團隊發揮強項相輔相成,已成為當代 科研的重點。尤其在世界各國都密切關注或是跨國界範疇的科研領域,如醫藥、能 源或環境氣候等方面的重大項目,都需要通過國際合作才能有效率發展。110 年度 在提升國際影響之科研成果方面,共形成或參與跨國重要科研合作團隊321 個,參 與重大國際會議或活動1,159 項。重要推動成果摘要如下: 國科會因應全球化趨勢調整設置於亞洲、美洲及歐洲之17 個科技組,組成全 球科研聯絡網,蒐集各國科技發展資訊以利掌握新合作契機,積極開拓國際科技合 作夥伴,與國外補助機構透過簽署協定或瞭解備忘錄鋪建雙邊國際合作架構,針對 優先推動領域,協議共同出資,促進研究人員雙向互訪交流,並共同辦理主題型研 討會媒合雙邊國際合作研究計畫,110 年度與42 國及3 個國際組織簽署123 項合 作協定、備忘錄或其他合作文件。另外扣合重點產業前瞻佈局激勵新興技術研發, 透過國際鏈結與先進國家深化科技合作,以強化研發能量,使臺灣科技研究水準與 科技先進國家接軌。此外,配合新南向政策擴大與東南亞重點國家深耕雙邊及多邊 科技合作平台,並適時共同研商以推動互利互惠之跨國合作。 中研院於2019 年與美國國家醫學院(NAM) 簽署合作備忘錄,與多個國際學 研機構共同推動「健康長壽大挑戰計畫」,該計畫5 年投入3,000 萬美元,以實現 29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