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

一、研究躍升卓越 面對科技發展變化快速,需要針對未來新興領域與尖端科技進行研發部署,鼓勵前 瞻性研究計畫,發展特色領域研究,提高國際學術能見度,此外,社會需求日趨複雜, 需要跨域合作才能解決,高階人才培養亦為關鍵重點。爰以下就深耕基礎研究、厚植科 研人才、提升國際影響、完善科研環境四個面向說明。 ( 一) 深耕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根本,亦是反映國家投資長程科技布局的遠 見,我國積極推動基礎研究,鼓勵原創探索及跨域合作,並布局下世代科技,相關 成果已成為我國科研與產業發展之厚實基礎,重要推動成果彙整如下: 1. 科研論文發表 在110 年度量化成果方面,各部會共發表重要科研論文56,742 篇,技術 報告5,409篇。其中國科會發表46,598篇論文,範圍含括自然科學、工程技術、 生命科學、人文社會及科教發展;中研院發表重要科技論文3,677 篇,其中有 2,702 篇國際重要學術期刊論文被Web of Science (WOS) 收錄,依據ES I 資料庫過去11 年( 自100 年1 月1 日至110 年12 月31 日) 統計世界各學術 機構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所收錄的22 個領域中,中研院有18 個領域之期刊 論文被引用次數進入該領域前1%,分別為:物理學、太空科學、臨床醫學、化 學、材料科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生物學與生化學、地球科學、植物與動物 學、環境與生態學、神經科學與行為醫學、藥理與毒物學、微生物學、工程學、 免疫學、電腦科學、農業科學,以及社會科學。顯示中研院在此18 個領域有數 量較多或影響力較高之論文產出,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與可見度。 2. 自然科學前瞻主題研究 110 年度推動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及優勢領域計畫之好奇探索、導向型、核 心設施及共用資源等專題計畫共2,506 件,培育博碩士生7,459 人。發表於國 際知名期刊之論文篇數共11,593 篇,其中Science 或Nature 頂尖期刊共10 篇。另在科普推廣方面,透過舉辦重要記者會,以使國人瞭解自然科學領域基 礎科學研究,成果包括跳脫百年框架引領量子黑科技- - 臺灣研究團隊雕塑石墨 烯嶄新電子結構;微觀世界的單分子電子學發展大邁進;太陽能材料雷射大突 破-更輕薄、更節能、更耐用;新世代發光記憶體,實現高速運算需求;進擊 的全球暖化,臺灣的新契機~ 臺灣氣候模擬系統的建置等。 2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