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厚實社會—氣候對策 建構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體系研究 打造氣候韌性農業,糧食安全更加永續 農委會 來全球將面臨暖化與水資源循環變異問題,為維持我國糧食安全及農業永續發展, 農委會聚焦氣溫上升1.5℃、農業可用水資源短少10%、災變天候增加三大核心氣象情 境,建立農、林、漁、畜產業於三大核心氣象情境之調適作為,以及建置逆境篩選設施 平台開發耐抗逆境品種( 系) 篩選技術,提升防減災能力與農業活動韌性。 打造農業產業調適策略,提升產業抵抗力 農委會依據臺灣各地產業特性與需求,積極進行調適作為研究,以供第一線農民有 效解方,包括發展「稻麥輪作節水栽培技術」於彰化大城建立示範點,由農民試行稻麥 輪作,結果顯示其收入與水稻輪作相近,而全年度耕作需水量為每公頃13,190m3,可 節水20%以上;另擬定「巴掌蓮霧階梯式防寒策略」與屏東佳冬農民合作,建立冬果 果園管理模式,提高採收果實增大效益並降低寒害損失10%,可穩定維持每株採收量達 50-80kg;此外制定「青蔥強降雨綜合管理策略」與彰化溪湖青蔥農民合作,藉由氣象 數據預判病蟲害發生時機,並進行疫病防治因應,其與慣行農法對比在強降雨過後損失 由85%降至2%( 圖4-51);針對漁業開發「文蛤養殖抗逆境管理技術」,輔導彰化芳苑 文蛤養殖業者飼養耐寒工具魚清除絲藻,可節省人力成本及降低死亡率,其活率達90% 以上,另引進IoT 監測水質變化,即時應變強降雨導致養殖池鹽度劇烈變化。 圖4-51 110 年8 月上旬盧碧颱風轉熱低壓挾帶大量豪雨之青蔥管理成果 22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