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

科技厚實社會—SDGs 對策 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 促進循環經濟之新世代綠色化工材料及智慧製程技術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因應氣候變遷帶動之淨零排碳趨勢,國科會透過促成清大與長春石化產學合作以「淨 零碳排」概念先行,協助石化產業降低產品碳足跡、減少製程能耗、製造綠色產品等技 術需求,加速帶動化工產業高值化與國際競爭力。 推動前瞻技術產學合作,淨零碳排超前部屬 近年全球極端氣候頻傳,影響人類生活與生態環境,各國紛紛響應「2050 達成淨零 碳排」,我國亦於111 年 3 月底發布「2050 淨零排放路徑規劃」踏出淨零轉型第一步。 清大與長春團隊產學合作自103 年起即投入化工領域前瞻技術研發,過去第一、二期進 行循環經濟、原料再生、綠色化工相關研究,現行第三期則協助企業導入人工智慧科技, 投入 5G 通訊和新能源關鍵材料研發,偕同臺灣碳排大宗來源─石化產業,以循環經濟 的角度著手發展綠色化工材料及智慧製程,朝淨零碳排邁進。 學界技術產業應用,發展前瞻綠色化工技術 針對未來碳中和趨勢,清大─長春團隊研發的 CO2 捕捉技術─新式旋轉床吸收填 充塔已能捕捉純度 99%的工業級 CO2,其單位時間捕獲量及能耗都已達國際領先技術 的優異水準,可助長春企業未來延伸製造工業用的乾冰與電子級 CO2,而臺灣每年電子 級 CO2 的需求高達 3 萬至 5 萬噸,相輔相成下將能有效擴大減碳效益。 另一項研發成果為先進人工智慧自動控制技術,並已實裝於長春仁武廠,大幅提 升製程能力且能加快產品規格切換速度,有助企業增產及節能,使長春產品不良率從 0.27%降低至 0.0000002%,並已有多項成果商業化,平均減少廢品達25%,領先歐、 美、中各國技術。 同時,團隊開發基因編輯技術,成功編輯許多難以用傳統方法基因改造的微生物, 可用於生產多種生物質化學品,替代以石油為來源的原料作為綠色化學產品,且可經由 微生物分解回歸自然界,不造成環境污染及負擔。其中1 項生物質化學品的實驗室產量 已領先世界水準,正進行製程放大邁向商業化生產。 218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