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產業競爭力(Global Chal lenges and Indus t r ial Compet i t i venes s)及開 放創新(Open Innovat ion)三大支柱作為推動架構。美國自2022 年起積極推動《美 國競爭法》、《美國創新與競爭法》立法,目標為投入半導體、網路安全、科學與科技 研究及人才教育等投資,並提供約800 億美元資金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於未來5 年進 行科學與技術研發;另外亦積極尋求聯邦機構解決網路安全人才短缺的問題,解決方案 包括將大力投資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等教育項目,並設立專職的網路安全 職位,讓聯邦政府僱員能獲得靈活的學習經驗和技能。日本則於2020 年起透過「科學 技術基本法等修正案」新增創新與人文科學相關科技發展目標,並透過第6 期科技創新 基本計畫延續Society5.0 的願景,以數位化及數位科技作為發展核心,從強化創新、 研究能量及確保人才與資金三個主軸,推動SDGs、數位化、資料驅動及日本共通在地 價值。韓國則是推動「I -KOREA 4.0」,目標於2022 年為止推動包括智慧化產業創新, 提高生產力及確保全球競爭力,並且解決現有社會問題,提升生活品質及連結成長動力, 同時確保創造「工業4.0」時代成長動力之技術力,形塑擴散「工業4.0」之核心基盤及 生態體系,預先因應未來社會變化,藉以創造持續成長的利基。 基於創新、包容及永續之願景,我國整體科技施政目標及策略以三大面向展開,第 一為「研究躍升卓越」,在深耕基礎研究的前提下,厚植科研人才,提升國際影響,並 特別注重科研創新的社會貢獻。透過協調各部會與民間人才,公私協力整合共用資源, 以完善科技服務生態系,提升資源運用效能。另外也強化國際攬才的機制,並以科普教 育豐沛未來科研人才。第二為「科研創新價值」,我國學研界持續積累龐大研發能量, 透過鼓勵新創使理論性的研究成果得以轉化為有益於社會民生的產品或服務,將產學研 鏈結作出更好的整合,提高附加價值,另外我國各大科學及工業園區為產業發展重鎮, 永續園區發展將持續帶動整體科技成長。第三為「科技厚實社會」,科技發展與應用已 不再單純是科學家或工程師的任務,除了技術的創新與突破之外,現代社會更注重跨域 合作,透過深化人文素養,包容多元族群,並扣合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以提升科技 對社會貢獻,打造安居生活環境,藉由融合社會議題、人文素養與前瞻科技,發展符合 人民期待之各類科技解決方案,以回應社會的需求,厚實社會發展。 1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