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別冊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6. 精進輻射安全管制:為嚴密我國輻射安全管制措施,確保民眾健康,逐步建立天然 放射性物質管理、劑量約束等背景數據、技術支援、研擬管制架構,及建立各項輻 射防護領域所需之專業技術,同時輔以相關醫療曝露品質保證作業訪查及各類輻射 源安全訪查,以瞭解各界對於相關管制措施之執行方式、成效及建議。 7. 強化輻災應變技術:為強化國內於輻射災害緊急應變之放射性分析檢測量能,及解 決輻射災害防救訓練場所、裝備與教材不足之問題,輔導南部備援實驗室取得水樣 總貝他分析技術並通過TAF 增項認證,提升備援實驗室分析備援量能,未來可協助 執行食品放射性檢驗;另逐步建置輻射災害防救訓練研發中心,發展輻災應變輔助 系統及精進相關規範,支援輻射災害緊急應變任務。 8. 健全國土輻射資料庫:我國海洋資料庫缺乏放射性核種分析,為改善海域輻射監測 資訊不足問題,透過海域輻射調查有助與國內海洋研究機構資料庫整合及平台呈現, 並提出有代表性之最適確的海域監測範圍、輻射監測取樣站點、試樣類別與取樣頻 率,作為政府海洋管理及環境輻射監測之參考。 ( 二) 對科技政策落實之貢獻 1. 落實原子能科技研發資源整合:結合及運用國內學術單位參與研發之能量,從事核 能科技在民生應用之基礎研究,有效支援任務導向之政策規劃與安全管制相關應用 研發,促進技術生根並契合產業發展,並強化相關領域人才培訓與風險溝通。 2. 推動科技研發及擴散研發成果:發展核電廠除役、核廢處理、貯存與處置、核醫製 藥與民生輻射應用、能源與系統整合研究,運用原子能及其衍生科技,投入基礎設 施之強化及新興科技議題之研究發展與應用,尤在疫情期間緊急投入核醫藥物之生 產,補足國內用藥缺口,落實穩定供藥。另聚焦原子物理新穎技術開發與應用,健 全基礎科研設施,強化學術前瞻與產業應用,以厚植國家科技能量,為使研發成果 能創造更高價值,持續精進智財管理布局,並透過技術移轉及技術服務,達到研發 成果擴散之效益。 3. 落實研究面向發展多元化:原子能及輻射技術已多方應用於生技醫藥、智慧機械、 太空科技、半導體製程等,融入民眾的生活;為落實輻災防災科技,從減災、整備、 應變、復原等多方面進行研究,經由蒐集各國法規、實例,開發應變輔助系統及人 員訓練等方式,建立制度及實施預防措施避免災害發生,強化風險管理及防災整備 減少災害產生的衝擊,緊急應變強化、救災科技研發的推動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 也有助於復原重建與安定民心。 512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