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施 政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執行數 ( 千元) 執行成果與效益 保障環 境及民 生輻射 安全 1. 嚴密輻射 防護安全 2. 強化輻射 災害應變 量能 3. 精進環境 輻射監測 機制 10. 完成國人本土背景值染色體雙中節影像分 析,分析成果擴增至我國生物劑量背景值 資料庫,另完成開發γ-H2AX之分析方法, 縮短人員接受曝露之輻射劑量評估所需時 程。 11. 完成國際輻射防護規範之研析,舉辦2 場 專家會議及3 場業界說明會,產出全程成 果報告、政策影響評估( 含性別影響評估) 報告、及游離輻射防護法修正建議書。 12. 南部備援實驗室取得水樣總貝他分析技術並 通過TAF 增項認證,提升備援實驗室分析 備援量能。 13. 地面遠端遙控輻射偵測平台搭載有無人遠端 操控、輻射偵測及放射性物質夾取之功能。 14. 利用架構虛擬設施並考量我國國情,以 目標設施之設計基礎威脅(Design Basis Threat, DBT) 所需防護時間為基準,建構 符合可用於核能電廠桌上演練及保安系統 評估之量化分析模式及軟體,量化分析與 桌上演練之方式評估各層級保安效能。 15. 完成海域樣品518 件放射性分析,調查結 果顯示臺灣海域環境無輻射安全之疑慮, 海漁產品也無食安之疑慮;參考最新的國 際文獻、劑量評估模式及我國現況調查資 料,更新部分項目之國民輻射劑量評估結 果,包含醫療輻射、攝食、地表輻射、職 業曝露、飛航行為等所造成之劑量。 原子能 科技應 用研究 發展 1. 推動原子 能民生應 用基礎研 究 2. 發展工程 跨域整合 技術 3. 發展核醫 藥物與高 階醫材等 輻射生物 醫學技術 267,742 62.1 266,194 1. 結合學術界研發以原子能安全管制技術,提 升政府管制效能;形塑原子能科技政策規劃 與民生應用研究相關的合作團隊,培育產業 及實務所需之科技與專業人才。另強化原子 能安全議題之資訊透明、公眾參與及社會溝 通,增進民眾信任。 2. 持續建立TRR爐體廢棄物拆解所需各項吊運 及切割技術與機具,已陸續完成水下圓盤鋸 及水下帶鋸機之原型機,並完成溼式割切水 槽細部設計。未來可應用至核能電廠爐內組 件相關切割工作,協助技術本土化目標。 3. 持續投入生產核醫藥物,年度提供約65,500 人次病患使用,滿足國人用藥之短期迫切需 求;且降低迴旋加速器當機率10.7%,並達 成零申訴案件。 50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