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員會 摘要 海洋委員會( 以下簡稱海委會) 依照110 年施政目標與科技施政布局,提出五大重點目標 包含「整合海洋科研資訊」、「完善海洋基礎調查」、「引領海洋產業升級」、「提升海洋研 究發展」及「強化海域海岸監控」,以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來引領海洋科技發展。 在「整合海洋科研資訊」部分,海委會蒐整臺灣周遭海域海象及海域地形地貌相關海域資 料不足處,並統合相關海洋環境資訊,建置全國海洋資料庫,目前已完成30 個單位共109 筆涉 海資訊之介接,提供相關學術研究或政府政策,作為綠能規劃及相關工程規劃設計使用。 在「完善海洋基礎調查」部分,區分為水文、生態、地形底質等類別,規劃分年分區域進行。 110 年度於西南海域離岸風電場周邊海域調查,建立彰化近岸、彰化及苗栗離岸風場海域底棲 生物、魚類及菌相等的組成分析,並檢測分析苗栗離岸風電場防蝕金屬材料對周界海域生物影 響;辦理外傘頂洲灘線調查,分析雲嘉海整體海岸與陸側潟湖區域之地形侵淤變化、斷面底床 高程變化圖,計算地形變遷趨勢與縮減移動速率。 在「引領海洋產業升級」部分,完成20kW浮游式發電機組裝,開發可控制機組上浮下沉 之浮力引擎,並取得專利。擬訂洋流測試場規劃流程、初步完成MW級洋流能示範電廠規劃、 海洋能製氫與相關儲能之評估報告。 在「提升海洋研究發展」部分,辦理振盪水柱式波浪發電整合設計前期研析及海洋能浮台 繫纜關鍵技術之先期規劃;另完成塑膠微粒偵測清除及油水分離流程設計,以及2 次漂流物於 河口與海洋間的漂移機制現場調查。 在「強化海域海岸監控」部分,建構岸際港區聯外道路監控網絡、研發犯罪預測網絡分析 模型及漁船影像辨識分析系統,建置250 組車牌辨識系統可即時查詢,提升行政應處效益;匯 集內外部資料源,透過資料演算及模型建構輔助偵查;另開發漁船影像辨識分析系統,成功率 達76%,並評估人工智慧結合勤務應用之可行性,提升應處能量及完善國境預警監控。 44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