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未來持續推動與各國重要科研機構簽署合作協定及備忘錄,搭建重點領域國際合作橋樑, 促進研究人員雙向互訪交流,共同辦理主題型研討會媒合雙邊國際合作研究計畫,藉由雙邊及 多邊國際合作模式及機制,提升我國研究人員國際觀,厚實研究能量並與國際接軌。 深化產學研鏈結,鼓勵新創發展,優化園區投資環境 為加速整合科研能量與資源,110 年已將產學研鏈結價值躍升計畫項下之前瞻技術產學合 作計畫整合推動,以提升產學資源配置效率,賡續配合國家重點產業政策方向,加強聚焦重點 產業創新技術研發與新興科技人才培育,並引導科研成果落地。持續強化整合七大科研產業化 平台科研能量與資源,加速我國產學研合作創新並移轉至產業或衍生新創事業。未來,朝向聚 焦於國際與國內重點優先領域的國際合作研發課題,積極尋找具互補性的夥伴,同時積極參與 與國際企業接觸的活動,增加未來與全球技術領先產業供應鏈接軌的機會,以強化國際鏈結之 實質效益。 透過加強與各部會現行創新創業相關計畫之整合與串接,引介不同發展階段之國際團隊銜 接各部會資源,並依據計畫目前階段性成果,提出後續推動之建議如下說明: 一、強化跨部會新創合作:就國科會前端科研新創角色,培育科研新創團隊,與經濟部、金管會、 國發會等建立跨部會新創接棒育成機制。另外將持續協助TTA新創團隊申請國發基金創業 天使投資方案,強化與各部會創新創業相關計畫之整合與串接。 二、延攬海外高階人才或優秀青年來臺:配合國發會推動就業金卡,國科會設置創業家投資人 機制,110 年已吸引逾35 位創業家投資人成為TTA黑卡會員,借重其國際創業經驗、人脈 與資金等資源,協助臺灣新創開拓國際市場。 110 年雖受COVID-19 疫情影響,惟科學園區在積體電路產業的領航帶動,以及光電產業 的助攻下,營業額未懼疫情持續大步提升,本(110) 年科學園區營業額較去年成長22.81%、 就業人口較去年成長4.68%,以及出口額較去年成長12.89%,皆創新高,成為臺灣和全球經 濟成長的重要力量。面對全球創新生態的轉變,科學園區對焦「2030 創新、包容、永續」的臺 灣願景,未來新設科學園區將以全球視野、在地創新,作為產業數位轉型及研發創新的樞紐, 規劃「精緻多元、優生活、節能永續」之科學園區,協助在地產業軟硬加值及跨界跨業結合, 鑲嵌入全球產業價值鏈,與時俱進促成園區永續發展。 418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