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別冊

厚實基礎科學卓越研究,促進科學與技術突破 創新科技發展奠基在基礎科學的深度與廣度上,投資基礎研究的效益不僅在於產生新知識 與科學的突破,也藉由投入基礎研究,直接或間接培育各領域的高階人才,提升國家關鍵技術 自主研發的能力,促進科學與技術之突破。基礎研究的重要性不僅止於提升產業創新能力,隨 著社會與人類生存環境面臨許多重大挑戰,更需要科技領域與人文社會科學的跨領域合作,由 人文社會觀點出發的知識研究與多元對話,方能達成科技研發與社會文化之均衡發展。國科會 透過補助研究計畫鼓勵研究人員自由探索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生物醫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等 領域知識,挑戰各領域之未知與極限,持續在學術領域上投入心力。另外國科會也持續完善科 技服務生態系,透過整合大學之共用資源、強化國科會主管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與國家同步輻 射中心之共同研究設施,支持學研界進行基礎研究,以創造臺灣科研多元價值。 打通人才流生態系,布建人才卓越提升資源,推升臺灣國際競爭力 為培育及延攬國家重點領域人才及產業創新人才,同時優化及深化科研人才生態系統,國 科會針對高階科研人才養成各階段,從碩博士生、博士後研究、研究人員、學者及團隊,提供 各項長短期人才以及國際交流獎補助措施,提供科研人才之國際移動能力,亦透過積極參與全 球性研究,培育具國際學術聲望團隊及研究人員,並強化我國研究人員國際合作經驗與創新思 維,達成鏈結及整合國際研發能量之綜效,進而提升臺灣的整體科研發展能量。 110 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之影響,已訂定相對應之彈性措施,紓解因疫情帶來的影響 程度,原規劃科研人員之國際交流、互訪、會議等活動,或改採視訊或數位方式辦理。臺灣因 網路基礎建設完備,發展出遠距線上交流及舉辦研討會之模式,多數會議活動改採視訊方式辦 理,也順利達到預期目標。 國科會亦透過舉辦多元科普活動,科普活動計畫及科普產品製播推廣產學合作計畫,以提 升全民科學知識。另將舉辦大型系列科普活動:科普環島列車、K i s s Science 活動及徵集科普 創意,主動規劃實體及線上科普活動,藉長期及有深度經營社群平台,增進與粉絲( 學子及民眾) 互動,促進科學溝通,期使科技議題及資訊直接觸達公眾。 由於人才培育政策之成效多為長期漸進式展現,國科會以建構人才生態系統的思維為基礎, 推動高階科研人才多元發展政策,經過多年耕耘,我國學研機構無論在學術成就、國際交流、 產學合作收入等方面均表現優異,顯示人才培育政策之成效已逐漸顯現。未來將持續系統化人 才追蹤,串聯國際科研人才人脈網,吸引海外高階科研人才返/ 來臺就業發展,並結合政策重 點發展領域,對接國際頂尖科研機構,進而延伸出更前瞻的國際合作觸角,以回應社會需求, 期提升我國整體科研創新能力及產業競爭力。 41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