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別冊

(2) 篩選至少3 種可能具應用潛力之疾病風險評估模式:結合AI 技術分析心電圖信 號應用於心房顫動篩檢,準確度99%、敏感度達93%;建構多基因風險評分原 型,探討位點變異的累積效應對衰老表現型以及健壯表現型的影響;使用多基因 風險評分,結合臨床資訊與環境因子來預測中風患者個體之疾病風險。 (3) 以臨床需求出發,主導醫學中心與ICT 廠商媒合,協助整合型跨域團隊開發之 「疾病診斷輔助系統」或「醫療管理系統」醫療AI 技術或工具專利布局國際, 4 件發明專利已獲國內外核准,包含洗腎病患心臟功能與脫水量偵測估算、腦影 像精神疾病評估系統等;4 件臨時申請案布局美國已獲核准,包含橈骨/ 舟狀骨 骨折預測醫療器材軟體(SaMD)、心電圖預測心臟疾病SaMD等;另有多項專 利申請及規劃,包含整合性阿茲海默症臨床病程預測系統、睡眠障礙判斷系統 等。 ( 二) 研究躍升卓越-深耕基礎研究,厚植科研人才,提升國際影響 1. 強化基礎科學,連結國際科研社群,提升科研創新及社會貢獻 國科會補助不同計畫類型補助以支援基礎研究,研究領域涵蓋自然科學及永續研 究、工程技術、生物醫農、人文及社會科學( 含科學教育發展) 等,110 年度補助好奇 探索共16,112 件、導向型計畫685 件,重要研發成果共舉辦15 場記者會,具體亮點 包括: (1) 自然科學領域在Science 及Nature 發表10 篇高品質國際期刊論文,具體學 術成果亮點包括臺灣研究團隊雕塑石墨烯嶄新電子結構,跳脫百年框架引領量子 黑科技;太陽能材料雷射大突破—更輕薄、更節能、更耐用;新世代發光記憶體, 實現高速運算需求;進擊的全球暖化,臺灣的新契機~臺灣氣候模擬系統的建置。 其中利用半導體產業常用的蝕刻技術,成功調控原子排列,開發出能進行原子級 尺度雕刻的新穎技術,不僅有助於探索量子傳輸的基礎物理科學問題,成果刊登 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電子(Nature E lect ronics )」。 (2) 生科領域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團隊透過國際合作,共同解開腸道 中的寄居細菌(gut microbiota) 如何影響宿主社交行為之迷。證明腸道共生 細菌透過抑制壓力反應進而促進老鼠的社交行為,為疾病的治療開啟了一道新門 窗。研究成果榮登國際頂尖期刊「自然(Nature)」,不僅受到國內外高度重視, 更是將臺灣基礎科學研究實力推向國際之最佳典範。 40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