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性疾病研究計畫,研究範圍涵蓋抗病毒治療性抗體研發、自動化抗體平台 建置、COVID-19 新藥研發及病理機轉研究、以及細菌感染等。 B. 為因應COVID-19,中研院於109 年底著手開發COVID-19 mRNA疫苗, 並已成功設計超過10 種DNA模板、製備COVID-19 mRNA疫苗原型及完 成proof of concept 試驗,於Omicron 變種病毒爆發期間,中研院團隊 更是在第一時間發表Omicron mRNA疫苗研究成果,證明中研院研發能力 跟得上世界的腳步。為使mRNA製劑的技術能於臺灣順利發展,中研院轉 譯中心110 年度著手園區規劃、建置符合GMP 精神與規範之「核酸先導設 施」,預計111 年度下半年完成場域工程,可應用於核酸製劑製程研發與小 型試量產場域,縮小mRNA研發成果與產業界銜接上的差距。 (4) 創服育成中心相關成果: A. 園區創服育成中心進駐情形:截至110年12月,園區共進駐1,921人,其中, 創服育成專題中心已與31 家育成廠商簽約,出租單元占比( 含簽約及待簽約 廠商) 達93.3%,吸引約新臺幣418 億元之民間投資,創造466 個就業機會, 進駐廠商市值達新臺幣2,123 億元。 B. 成立「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學苑」:110 年由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 主辦,成立「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學苑」,並在110 年度的亞洲生技大展(B io As ia Taiwan 2021) 舉行「生醫新創人才培育合作發布會」,邀集中研院轉 譯中心、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臺灣生物 產業發展協會、以及國際藥廠台灣安進(Amgen),共同推出一系列符合生 醫新創人才需求的課程。 C. 辦理園區招商暨人才與技術媒合會:110 年舉辦第一屆「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招商暨人才與技術媒合會(2021 NBRP DEMO Day)」,由中研院轉譯中心 主辦,並藉由園區內跨部會進駐單位協助,邀請國內外生醫產業專業人士、 天使投資人、創投業者及國際藥廠與會,吸引逾500 人參加,共發表23 項 該中心頂尖研究轉譯成果,曝光19 間潛力新創公司成果,逾60 個單位的生 醫新創成果等百餘件全球生醫專利技術,以及超過20 間國內外生技大廠提供 上百個生醫職缺,另與4 間跨國藥廠及2 大國際級加速器共同舉辦40 餘場國 際媒合會。 3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