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別冊

中央研究院之科技研發績效 (4) 發展環境變遷下之健康風險研究與評估技術 中研院永續研究由都市噪音健康影響評估、都會PM2.5 暴險及預防策略兩個面 向,推動相關計畫,提供科學證據與政策建議。研究透過感測器開發、城市噪音模 型建立與驗證到最終健康風險評估,期能提供城市在噪音監測上全面性與系統性的 策略,透過聲景即時對可能的噪音來源進行改善,提升國人生活品質、減少對身心 健康衝擊。另,計畫探究影響社區環境及社區民眾PM2.5 暴險濃度之各項決定因子, 據此研提有效的策略建言,以達到降低國內民眾PM2.5 健康風險之目的。 3.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1) 園區核心設施:園區於107 年10 月15 日開幕啟用,相關核心設施儀器及人員 陸續進駐,開始提供技術服務,主要目標為提供產學研界進行疾病預防、檢測、 診斷及治療等生醫轉譯研發所需之高階儀器、設備及技術服務,以加速國內創新 性精準醫療、醫材、新藥之轉譯研究及臨床前驗證時程,順利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階段,並且依創服育成專題中心進駐廠商需求,規劃相關高階儀器及服務項目, 以此提升臺灣生醫產業之國際競爭力及產出。至今已有8 個核心設施完成進駐, 分別為RNA技術平台與基因操控核心設施、臺灣小鼠診所、動物影像核心設施、 生醫轉譯核心共儀設施、感染性疾病核心設施、人類治療性抗體研發平台、藥物 合成及分析(NMR、質譜)、以及臺灣人體資料庫,以全面開放服務。110 年度 園區核心設施共提供253 項服務項目,完成5,161 件服務案件,服務收入為新 臺幣27,680 千元( 不含國科會計畫補助衍生之收入),核心設施使用者達8,545 人次。同時,園區核心設施並完成112 場教育訓練與推廣活動,參與者達5,840 人次 (2) 園區轉譯研究計畫:自108 年起轉譯中心推動中研院轉譯醫學計畫,至今共執 行23 件計畫( 含20 件中研院任務導向生技研究計畫及3 件園區次世代治療方 法轉譯計畫),研究範圍涵蓋精準醫療、癌症治療、感染性疾病、神經退化性疾 病、代謝性疾病、創新醫療應用、創新檢測技術、免疫性疾病等。截至110年底, 已有2 件計畫順利技轉衍生新創公司( 新析生技、藥祇生醫),1 件計畫吸引廠 商投資意願,開始進行合作研究。另吸引3 件中研院之價創計畫團隊進駐園區, 3 件計畫皆順利技轉衍生新創公司( 研生生醫、方圓細胞生醫、愛思分析儀器)。 (3) 因應新興傳染病研究之計畫及新設施建置: A. 轉譯中心協助推動中研院因應流行病研究計畫,110 年為第一年執行7 件感 36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