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別冊

文化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科技施 政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執行數 ( 千元) 執行成果與效益 O5 建 立民眾 可 親 近、教 育性、 啟發性 的文化 科技藝 術及數 位匯流 場域 O5KR1 建 立 民 眾可親近、教育 性與啟發性的智 慧博物館,增強 體驗模式,並強 化文化場館的遠 距擴散效應 O5KR2 建 立 民 眾可親近、教育 性與啟發性的藝 文場館,降低近 用門檻,並發展 多元體驗模式 O5KR3 透 過 顯 示科技與數位匯 流,鼓勵內容、 平台、網路及設 備業者網狀合作 4. 鼓勵合作單位後續推展原生文化記憶, 發展跨領域之文化內容轉譯加值產品或活 動,促進原生文化記憶價值深化、拓展, 創造國家文化自明性及文化永續發展之可 能模式,包含班馬傳媒集結32 位國寶匠 師工藝記憶,重製《與匠同行》紀錄片, 獲CNEX 紀實電視頻道放映;滿州鄉民 謠協進會發行並分享結合數位科技的民謠 有聲故事繪本《朵朵的禮物》,以手機 掃描書中QRCode即可聆聽故事內容及 樂曲;支流工作室參展2021 台灣文博會 華山工藝館「微物集會Craft Land」策 展,整理臺灣傳統清潔用具相關素材於現 場展出;台灣花磚博物館於嘖嘖zeczec 群眾募資平台推出「2022 年臺灣花磚日 曆」,創造超過240 萬元募資支持;崧 旭資訊呼應「文協百年」開發《華麗島光 陰:尋找日治時期臺中社會運動軌跡》遊 戲,以遊戲化方式引導民眾認識臺中社 運;投圓文化架設「北投溫泉指南」主題 網站,運用在地文化打造遊程體驗服務; 蔚藍體驗工作室轉化基隆在地文化推出線 上podcast 節目「雨都慢播」( 至12 月 推出29 集),發展新媒體加值內容;衛福 部為推動臺灣中醫藥發展,延續前與文化 部合作建置「台灣日治時期漢醫黃玉階醫 師」相關素材為靈感,設立「玉階獎」, 藉黃玉階之名,彰顯得獎者對中醫藥發展 之重要貢獻外,亦推廣臺灣中醫藥歷史文 化意涵。 5. 有關提升博物館防災能量: (1) 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 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 臺灣文學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 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等各博物館已 完成示範場館之防災系統規劃或基礎 設備及感測器之裝設,如視覺型火焰 探測器、淹水偵測器、空氣品質偵測 器、電力即時監視設備設置、AI 輔助 監視設備規劃設計等。 (2) 已完成博物館防災物聯網規劃,如能 源管理系統架設、環境控制設備、空 調監控系統、智慧巡檢系統、影像資 訊匯集整合等。 350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