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0年度-別冊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之科技研發績效 科技施政 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執行數 ( 千元) 執行成果與效益 善用科學技 術,加強污 染或高風險 污染源的監 測、落實資 訊公開。 空污危害與 健康防護之 防制新策略 (2/4) 4. 校園防護介入措施,在教室關窗條件下: (1) 單獨使用空氣清淨機、新風系統及 冷氣靜電濾網皆能有效降低室內 PM2.5 濃度至約室外濃度之50%; 多重組合則能再多降低7%-20%, 對高污染地區可考慮多重之防護介 入組合。 (2) 建議尚未裝設介入設備者可用新風 系統,每年平均成本較低且可引進 外氣降低室內CO2。若已安裝冷氣, 可優先考慮以加裝冷氣靜電濾網( 只 需1,000 元耗材成本)。 5. 室內空氣污染健康識能:首度設計室 內空氣污染健康識能評估工具並實際應 用。 應用碳與鉛 同位素鑑識 技術評估細 懸浮微粒的 污染源計畫 (3/3) 2,950 0.8 2,950 1. 完成2 篇國內外論文的發表。 2 完成2 位碩、博士級研究技術人員的培 育。 3. 完成2 項環境污染源的調查,並產出1 本報告。 4. 整合鉛同位素和PMF 的分析結果發現, 整體來說,交通排放、工業鍋爐、鋼鐵 廠和焚化爐排放是嘉南地區主要的鉛污 染源。 5. 整合PMF 和同位素進行碳污染源的分 析發現,交通排放、生質燃燒、焚化爐 排放和重油燃燒是嘉南地區主要的碳污 染源。 飲用水未列 管新興污染 物之水質研 究計畫 7,850 2.2 7,767.2 1. 本計畫調查分析6 項雌激素及於淨水場 原水、清水中之濃度及淨水程序中之濃 度變化。 2. 本計畫針對淨水場採樣分析水中優先評 估之污染物之濃度資訊,可用以評估其 於淨水流程中處理效能,並建議相關單 位後續監測頻率。對於自來水事業之淨 水處理效益、水質監測之成本效益等之 提升具實質貢獻。 3. 計畫執行期間,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 者與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台灣自來水公 司、環保署等單位,召開3 次產官學之 專家諮詢會議,共同研議飲用水中之污 染物及潛在風險相關問題,並提出管理 建議,對於未來國內飲用水管理具實質 效益,有助於提升國內飲用水品質,對 社會影響甚鉅。 332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