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修養與批判:跨文化視野中的晚期傅柯 當代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 t ) 的晚期思想由知識、權力、倫理三 角度切入「自我修養」(cul ture de soi , sel f -cul t i vat ion) 的主題,對精神修養的 觀念提出反省,並藉由「通古今之變」,探尋修養哲學的困境與潛力。傅柯串連批 判精神與修養實踐、美學與創造性,敞開人生修養的跨文化視野,對傳統的修養觀 提供了批判性反思的獨特契機。《修養與批判》以深入歐洲古典哲學研究的方式, 檢驗傅柯晚年思想的諸多論說,企圖弔詭地以投入傅柯思想的進路,擺脫傅柯所代 表的「現代性」陷阱。本書也將「美學修養」視為當代跨文化哲學的共同問題,把 傅柯思想與當代漢語哲學熟悉的「本體」、「工夫」、「境界」等概念加以連結, 以展開晚期傅柯修養觀的內在批判。在書中,自我修養的相關話語和實踐,成為穿 越古今東西之間的重要文化通道。《修養與批判》表面上探索歐洲哲學的問題,深 層處卻串聯不同的跨文化線索,一方面藉由中國哲學( 尤其當代新儒家和道家) 及 美學的資源,豐富歐洲在修養哲學方面的貧乏;另一方面探究傅柯式美學修養的長 處,以生存美學及界限經驗的概念,突破中國哲學及美學的許多刻板觀念。藉由這 種雙重的思想運動,本書凸顯的跨文化動態,也是我們所處之混雜現代化的特質。 (4) 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 以平埔族岸裡社群作為主要案例,探討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筆者 除說明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 三層制) 如何在國家權力策略性的治理部署及底層- 「熟番」與「奸民」-的對應行動和反抗下,生成與轉化外,同時試圖闡明國家權 力在十九世紀時於前述常態治理體制之外兼行運用權變部署,「兼用經權」( 閩浙總 2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