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 摘要 勞動部110 年度科技研發重要成果,在推動卓越學術推廣方面,應用研發成果參與國內外 學術研討共計發表73 篇論文,辦理60 場次學術交流活動,致力相關檢測技術研究,應用研究 技術編製相關技術指引提供使用,並與國內大學校院合作,共同培育博碩士人才達37 人,並首 次辦理「全國碩博士生勞動關係視訊學術研討」,以提升我國研究生勞動議題研究量能,奠定 臺灣的學研地位、科技水準及強化職場勞動環境與安全衛生。 在科技技術創新方面,運用物聯網及IoT 科技,建立智慧型安全帽,考量場域實際需求、 帽體重量及電磁對健康影響、防水防塵防爆及監控器等,完成商品雛型製作,可經由監控現場 作業環境影像及人員狀態等,達成主動預警,解決動態工作現場作業環境無法即時監測及預警 瓶頸,突出運用物聯網技術於職業安全,達到降低職災目的。 在數位創新服務方面,建構「安全衛生履歷智能雲」系統,整合教育訓練、職業災害通報、 安全衛生管理單位( 人員) 報備等資料庫,匯入工作者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智能履歷,整合雲端服 務及一站式友善措施並導入AI 客服,除以科技提供使用者更有效率之服務外,逐步串接更多面 向之資料,以大數據分析作為教育訓練制度轉型、職場減災政策之參考運用。另開發高風險事 業之多種語言版( 本國語、英語、印尼語、泰國語、越南語、台語等) 安全衛生數位學習教材, 放置於數位學習平台,滿足多元族群及不同形式之學習需求。 為提升國人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知識,利用新媒體與多元知識傳播管道,強化全民工安意 識,推展電子多元傳播,擴及逾235 萬人次提升全民勞動意識與認知。為建構勞動安全衛生 數位化教育訓練素材,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以下簡稱勞安所) 以紀錄片手法拍 攝「山稜上的勇者– 高山協作員故事」影片,除上傳至勞動部與勞安所臉書外,亦將影片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內政部營建署、交通部觀光局等,透過臺灣國家公園Parks Taiwan 之 Youtube 頻道與玉山、太魯閣及雪霸等3 個國家公園管理處推廣應用。該片以微觀角度拍攝揹 工( 高山協作員) 的工作辛勞與危險,讓觀眾瞭解危險性作業場所勞工之辛勞,進而提升對職業 安全衛生的重視。 在國際交流活動方面,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各國研究機構之間的國際交流活動皆受 到衝擊,各項例行研究機構會議紛紛延期或改為線上會議。勞安所亦於疫情之際,持續加強國 際合作,未來將比照與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KU Leuven) 之勞動及社會研究所(HIVA) 簽訂 22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