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因其為商業性質的資料庫廠商,取得之資料於智慧財產權上之限制難以突破,致海 運資料庫在使用對象及資料開放範圍上,必須非常謹慎,新開發之查詢介面亦只供有訂購 Alphal iner 帳號權限機關使用,避免引起法律責任或讓廠商拒絕販售。未來將蒐集各方需 求,建置適合公開發布之制式表報,並發布依據航線變化所得之分析結果,俾發揮海運資 料庫之最大效益。 六、 國際空運資料庫機場貨運資料目前無法從單一資料來源取得,將致力於多方尋求不同資料 來源( 如機場、航空公司、物流業者等),俾增加相關議題探討之可靠度。 七、 國際海空運資料庫案改善系統顯示及擴充分析功能,包括資料統計及分類功能的統合,以 及依據統計分析結果產製制式化報表,將檢索資料以國內外市場予以區分,並以歷年蒐集 之資料為基礎,以時間序列進行跨年期之分析。預期2 年後將累積更長期之國際海空運定 期航線資料,並提供更多元、友善之統計分析功能。在較長期國際海空運數據資料基礎上, 可預測未來趨勢,提供作為評估政策績效及滾動檢討政策內容之基礎。 八、 2020 運輸政策白皮書中,我國海運發展願景為「推動港產業升級,成為國際海運樞紐」。 為提高航運產業競爭力,加速我國航運業轉型,應透過高端航運服務業的引進,從而加強 我國整體航運業與國際貿易的發展水準,進而使我國維持世界上的航運競爭優勢。因此, 改革的腳步刻不容緩,必與時俱進,提攜拉拔所有產業一同邁進。運研所由創新、前瞻及 整合性思維的角度,進行「推動臺灣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業之關鍵因素與可行性分析」之前 瞻研究,藉以充分瞭解我國發展專業海事服務之強項、弱點及機會,同時讓業界評估以投 入海事專業服務產業之創新與開發為目標,進而逐步鼓勵航運產業升級或創造新形態的航 運商業服務,以提升我國整體海運競爭力。 九、 精準容量估算有賴精準的參數,而精準的參數必須來自長時間累積的歷史資料。因松山機 場尚未以常態性方式,長期觀測並有系統整理各種參數項之數值,因此僅能參考該機場既 有條件,設計接近之參數,在所設計之情境下分別測試跑道、停機位、滑行道等機場空側 容量。倘機場未來可長期建立參數資料,機場航務單位則可依其專業知識、經驗及法規, 研擬各種可能的運作模式及設施配置方案,則可以本研究所開發之方法分析評估各種方案 所可能達到之容量,作為持續精進之重要參考。 十、 港灣環境資訊系統有7 項子系統,整合港內、港外波浪觀測資料及海象模擬預測成果,進 行跨部會海氣象觀測資訊交流合作,相關資訊可提供給航港局、臺灣港務公司、公路總局、 港埠管理單位及全國災害防救中心等機關災害應變參考應用。 22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